第23章(第2/3页)

许久,她摸到手机解锁屏幕,点进微信里翻翻。

这一夜比以往都要不寻常,半夜的月亮隐进了厚云层中,天上只剩寥寥可数的星星。

天黑,天亮。

浪潮反反复复翻涌了半个晚上,不得平歇。

.

苗寨的早晨一如既往的舒适,轻微的风,清新的空气,竹林上方飞过的鸟雀,袅袅的炊烟升到半空中,化作稀薄的绸带,随后被吹拂而过的风带走。

年轻向导大清早就过来了,到这边见邵云峰。

车队今早依然有安排,但只有少数成员才有任务,大部分人还是可以好好休息。

叶昔言就是大部分人之一,一觉睡到九点才醒。

她昨晚不知哪个时候睡着的,睁开眼只觉得晕乎,半天都醒不了神。

邵云峰上楼敲门,让她下去帮个忙,顺带问一嘴烫伤如何了。

烫伤已经干皮了,之前被烫红的地方成了深色的痂。

叶昔言应了一声,漱完口就下楼。

邵云峰让她帮忙送向导和贺姐出去一趟,去附近的一个村子。

村子离苗寨不远,大概十几里路,来回费不了多长时间。贺姐要到那边去做采访,见一个人,一个从苗寨嫁出去的百岁婆婆,打算由此来简单了解和对比苗寨近百年间的风俗文化与变迁——这阵子贺姐拜访了许多苗寨里的男女老少,百岁婆婆是最后一位。

在车上,贺姐提到自己准备写书,就这次活动出一本游记。

年轻向导惊讶:“实体书吗?”

贺姐颔首,“对,已经跟合作的出版社敲定好了。”

向导翘起大拇指,“姐,你真厉害。”

贺姐好笑,“这有什么,我跟那一家有合约的,规定今年必须出一本,正好趁这次写了,现成素材多嘛。”

向导好奇问:“是不是也会写我们寨子?”

贺姐说:“那肯定的啊。”

向导笑笑,“出书了你跟我说一声,一定多买几本。”

“不用,到时候我把样书送你。”

……

他俩聊得起兴,前边的叶昔言却没太听进去,不怎么插话,在想别的事。

她还沉浸在昨晚,回转不过来,脑海里乱糟糟。

虽然经过了一次睡眠后,那些发生过的真实在逐渐变淡,但恼人的心绪抹不去,压根化不开,沉沉压在身上。

她忍不住要去想,念着当时,念着江绪……

也不知道江绪怎么样了。

前方有小学,路上设置了减速带,车子随之一抖,叶昔言又敛起心神。

通往村子的路平坦,没有遇到另外的小车,是以一路畅行。

百岁婆婆家就在村口,是一栋偏欧式的三层大楼房,远远看着还挺阔气。

贺姐跟这边提前打过了电话,昨天就同百岁婆婆的儿女讲明了来意,征求了他们的同意。三人刚进门,那家人就热情迎接,不仅给她们端茶倒水,还留人吃了一顿丰盛的午饭。

外出一趟就是小半天,回寨子已近下午五点。

天上的太阳毒辣,叶昔言将年轻向导送到家门口才慢腾腾开往吊脚楼。

应当是看出了什么,贺姐下车前问了句:“昔言,你今天怎么怪怪的,心事重重的样子,遇到麻烦事儿了?”

她辩解:“没,哪有。”

贺姐说:“你一整天都在出神,打不起精神。”

她回道:“可能是昨晚没睡好。”

贺姐没多问,只关切地说:“那今晚早点睡,别熬太晚,过了明天就要走了,还得开车呢,路那么远,到时候还有得累的。”

她点头,“知道。”

叶昔言昨晚的确没睡好,今儿起床眼睛下方都泛青黑,一脸疲惫。不过她白天没有丝毫困意,方才那些话也只是在搪塞贺姐,具体的缘由只字不提。

停好车,下去。

一楼,罗如琦和何英正都在,邵云峰也在。

见到她们回去了,罗如琦连忙出声,哂道:“刚还在说要给你俩打电话呢,差不多快吃晚饭了,快上去收拾一下,五点半前下来,晚点还要开个会。”

何英正过来帮着提东西,说:“辛苦了。”

这两位像没事人一样,并不在意昨晚的游戏,对待叶昔言还是如同往常。

叶昔言跟他们打了声招呼,扫视一圈,没发现江绪的身影。

那人没下来,或是出去了。

她不问,跟着贺姐上楼。

上去收拾收拾,掐点下来。

这次江绪在楼下,车队其他人也在。

江绪与罗如琦她们一般,与平时没什么两样。她还是盘着头发,用上回那个珍珠夹固定,穿的衬衣长裤,是头一次到北江镇时的打扮。

叶昔言一下去就跟她对视一眼,随即又各自分开。

一顿晚饭食不知味,两人分开坐,不在一桌。

开会是在邵云峰的房间,一堆队友挤着站。邵云峰讲了十几分钟,噼里啪啦倒豆子似的说了一大通,有关去贵州山里的详细行程和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