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1987后续(第2/4页)

也有人说,江望海就是个冤大头,脑子还有病。他一个粤菜厨师,好好的本职工作不去做,非要跟八珍玉食府那间做专门做面点的茶楼叫板。

这不是硬生生往人家枪口上撞么?不被干掉才算怪呢!

这时候,江望海在大胃王比赛当天得罪的人,和他开除的那些人出于报复,也放出了不少的留言来。

这些人说得有鼻子有眼,很多还都是内部消息。

望海楼的声望一时间跌入了谷底。

自此之后,就算江望海再怎么想方设法打折优惠,餐馆的生意却还是从此一蹶不振了。

就连那些回头客也迫于江望海的名声,不愿意再来光顾了。就算江望海做得菜很好吃也如是。

这样拖了不到一个月,港岛那边的老板实在不满意江望海的作为,也就提前收回了投资。

江望海酒楼开不下去,只得灰头土脸地离开了京城。

后来,也就没有人再见过他了。

倒是有人说起过,江望海那位好徒弟,烧了江望海在老家的房子。

江望海气不过,就去当地派出所报了案。那位徒弟年纪轻轻就被抓去坐牢了。

不管他们怎么样,八珍玉食府和八珍斋是越来越有名了。

到了1988年初,京城的人很热衷于去八珍玉食府吃一碗清汤面。

八珍玉食府的口号就是好吃又不贵,打造平民的美味。

那碗汤面也通过这样口口相承的方式,被传得神乎其神。

冯七不得不带着一帮徒弟加班加点地做面条。只是质量又不能变差。

没办法,董香香又招了一批面点学徒工过来帮忙。这才能勉强应付下来。

董香香倒也曾动过,借机在北城在开一家八珍玉食府的心思。即便不是大店,开个专门做面的小馆子也好。

只是,这时,她已经有心无力了。想要找一位真正能拿得住的大师傅,又谈何容易?

到了后来忙的时候,董香香甚至不得不来八珍玉食府,带着学徒工们一起干活。

这时候,他们虽然劳心劳力的,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心里却有一种说不出的骄傲和满足。他们正在做京城里最有名的面条。

一碗小小的清汤面,正在逐渐变成京城里独一份的美食传奇。很多外地来京的客人也开始自发寻找八珍玉食府,只为了吃一碗清汤面。

当初董香香的那个设想,也正在慢慢地变成现实。

与此同时,在和董香香所在的京城,远隔千山万水的南方海岛城市。一个身穿高档西服的女人正坐在老板椅上,皱着眉头,用手指戳着桌上的资料,满脸不悦地说道:

“江望海简直就是一个废物,花了这么多钱开了家铺子,坚持两月不到,就被搞趴下了不说,竟连那边的深浅都没有试出来。

单单只打听到谢家背后有个重量级靠山又有什么屁用?到现在,都没摸清楚那靠山到底是何方神圣。”

带着金边眼镜,长相斯文英俊的男助理一见老板是真生气了,只得硬着头皮说道:

“老板,这次董香香那边并没有使出什么大手段来,倒破有一些四两拨千斤的意思。

也就利用她这么些年在京城里攒下来的人脉,又出人意料地想出大胃王这么个点子来。这才轻轻松松就把江望海弄倒了。她那边根本就没有动用背后的势力,咱们自然也看不出什么名堂来。

不过,根据咱们收集过来的情报,那董香香结婚之后,就没有什么大作为。唯一值得称道得就是她性情温柔随和,很容易就能跟周围的人处到一块去。而且,这人性子有点天真,几乎是任人唯亲,只要是她认可的人,就会放开手去用。

虽然,她也在京城开了10家糕点铺子,这大部分都是她身边那些人的功劳。

董香香嫁的丈夫虽然目前从事古董行业,还开了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铺子。

可是,在董香香读书期间,八珍斋都是谢三在打理。谢三无论是人脉还是实力都不可小觑。此人心思深沉,又善于谋略,而且看人很准。他曾经投资的那些人,无一不是取得很好的成就。

这次江望海之所以栽得这么惨,依我们分析,可能都是董香香的丈夫在背后帮她出谋划策。

至于董香香,她嫁人后就一直在上学,毕业后也在顾家,她甚至坚持接孩子放学。

不然就是留在厨房里帮忙。据说她厨艺也不算差,可是她到了厨房里,就完全听大师傅安排。

我们安排的人探查出,董香香在经营上面似乎并不是很有才能。倒是她对男人很有办法。

谢三那性格孤傲,目下无尘,旁人很难亲近,却被董香香一直捏拿得死死的。经常被董香香指使办事,他却甘之如饴。

至于她仰仗的两位白案大师,一个是董香香的师傅,另一个是她儿子做了干孙子。董香香在人际交往上,的确很有自己那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