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烟火(第4/4页)

幸运的是,她居然找到了1978年春天,“为了抗御旱灾,徽省不少生产队实行包产到户”的新闻。

在获得马厂长同意之后,董香香就把这份报纸,小心翼翼地带回家里。

许母乍一看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个词,根本就都搞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董香香就细细地跟她解释了一番。徽省有的大队已经不在吃大锅饭了,而是把队里的田分配到家家户户,让村民自家种自家的田,自负盈亏。

许母听了她的话,不禁有些傻眼。“队里的田还能分呀?那又不是自留地。”

她在大队上种了几十年地,一向靠公分吃饭,虽然觉得有些人偷懒耍滑,跟她同样公分有点不公,却还真没有过分地的想法。

董香香看了看她,继续说道:“妈,这个还做不得准呢,以后怎么样咱们也说不清。不过在咱们看来,分到户之后,种多少地拿多少粮食。谁也别想偷懒,蹭吃大锅饭了。这不是一件很好的事么?

妈,您还是找时间,把这报纸给我大爷看看吧?他看了这报纸说一定会有新想法呢?”

“唉。”许母到底应了下来。

她把报纸收好之后,就忍不住叹道:“你说你这丫头,怎么就知道这么多事呢?难道这些也是念书念的?”

董香香听了她的话,不禁笑道:

“这都是我在报纸里找到的,多看报纸就知道一些国内外大事了。说不定,还能把咱们解决不了的事情,找一个新办法呢?”

许母听了她的话,半响无语。

等到董香香在回家的时候,就发现许母正拿着报纸一个字一个字地看呢。

许母识字不多,文化水平很有限。但是,她又实在想给自己这个瓜子事业找个出路。于是,就咬着牙一个字一个字地看下去。

有些字她根本就不认识,就全都都记在本子上,等董香香回来再问她。

董香香被母亲这种学习的态度给打动了,她觉得只要能坚持学习,对母亲的将来大有好处。于是,也不藏私。不止教许母认字,还把她对那些新闻的理解,细细地说给许母听。

长此以往,许母的见识自然非常人所能比。

1978年冬天的一个夜晚,小西庄三队十几户有头有脸的庄稼汉,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心情,跑到了队长许红旗家开了一个会。

在这次会上,瓜子厂这个事就被他们强行拍板定下了。

世上就没有不透风的墙。

第二天,一个老字辈的庄稼汉就开始在村里骂街。

“丧了良心的狗崽子们,谁跟你们的胆,敢在公家的地上种葵花种粮食,老子就跟你们拼了。”

这件事很快就被许红旗带着人平息了。

只是,自此,小西庄就正式进入了混乱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