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设局(第3/4页)

最近这两个月,她每次一提起许母就是这一番话,马晓月早就习惯这一套了。也跟着骂了两句。

“可不是么?对了,堂姐你知道么?国梁妈在过春节的时候,当着亲戚们的面说,她以后是要供董香香念大学的。那些亲戚十有八九都在背后笑她蠢。现在,连一个儿子还没供上呢,就想着供养女上大学。真还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她也就赚了点小钱,小西庄已经容不下她了。”

“这你就不懂了吧?她这是心虚,用了人家董香香祖传的炒货配方赚了大钱,还不想让董香香插手这瓜子买卖。所以就花钱供她读书呗。要我说,她的慈善全都是装出来的。还不是因为贪心这瓜子带来的利益,想多赚钱么。”马文梅一脸不屑地说。

马晓月听了她的话,不禁大吃一惊。

村里人都说国梁妈好,对董香香这个养女也算尽心尽力。她还真不知道,有些事情居然还能这么解释的?

过春节之后,许母就招来人,继续炒瓜子了。

只不过,因为过完年的缘故。很少有人上门找许母卖瓜子了。许母却并没让停工,还是让人继续炒,工钱也照付。

与此同时,陈小英又开始继续在县城里到处跑销路。

等到炒出的瓜子,都快在家里堆不下去的时候,陈小英回来一趟,也不知道跟许母谈了什么。

第二天,她们就借用队上的牛城,把瓜子都运到城里去了。

一开始,马文梅还以为许母她们找到销路了,有些大惊失色。甚至,都忍不住想跟许母认输了。

结果,马晓月很快就找村里的赶车人打听到了。原来许母是为了腾开队里的仓库,特意想办法在城西糕点厂租了一间空闲的库房。

她只是把那些瓜子都炒完了,换了个地方放着而已。

实际上,陈小英现在还是一天到晚,在城里抓瞎似的乱跑呢。

马文梅听了这件事,当着马晓月的面,恶狠狠地骂道:

“这老寡妇就是虚张声势想阴我。她想逼我主动涨价买她的瓜子。我还偏偏就不吃她这一套了。我到要看看,我不要她的货,她怎么在城里卖零食?”

她却不知道,陈小英名义上是在城里跑销路,实际上,还负责给城西点心厂、大湾乡点心厂供货。就连董香香都在课余时间,跑了几次城西点心厂了。

春节后,城西糕点厂那边就开始生产市面上少见的瓜子酥。第一批瓜子酥生产出来一验货,马厂长立刻就打电话,想办法直接运到京城里去了。

或许,在20年后,这瓜子酥不会引起太大的反响。

可是,在70年代末,对比硬邦邦的核桃酥,松软可口,带着特殊瓜子香的瓜子酥,很快就在京城里引起了轰动。

一时间,原本要面临长达几个月淡季待工期的城西点心厂,不得不再次加班加点,赶制瓜子酥。

也因为有了这个王牌产品,带动了点心厂的产值。马厂长的腰杆一下就硬了起来。他也趁机尝试着改革厂里的一些旧制度。与此同时,城西点心厂,也发展得越来越好。

许母的瓜子作坊几乎每天都要炒大量的瓜子,供应给两个糕点厂。

马文梅原本也想继续跟许母斗气。可是没办法,她已经跟京城里的某位倒爷说好了,一起合作干一票大的。可许母那边还在僵着,死活都不肯让步。

拖到最后时限,马文梅不得不先向许母低头。

可是,等到她试探着拉着一些瓜子去许家的时候,许母居然一脸遗憾地告诉她。

“文梅,实在抱歉了。我这边实在太忙了,人手不足,就不能帮你炒瓜子了。”

不管在心里怎么骂许母,可是到了这种时候,马文梅也没心情继续跟她赌气了。她不得不放下身段,说了一些软话求许母。

“婶子,咱们可是一起合作的老朋友了。这乡里乡亲的,您怎么也不能不做我生意,做外人生意吧?”

许母却正色道:“文梅,你也是做买卖的,自然知道订立了合同之后,就要先按照合同办事。咱们之间乡里乡亲的,当初可没签合同。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我跟别人签合同了。”

她说的话,马文梅一个字都不信,却只能满脸堆笑地敷衍道:

“婶子,要不您看这样行么?我把瓜子原料放在这里,把您炒好的瓜子拿走一些,先去应急。等您这炒完之后,再放回去,不也是一样的?”

她这是拿话绕许母,可惜许母不吃这一套。

“话不能这么说,我这里一天炒出来的瓜子也就那么多。马上就到农忙期了。乡亲们都不愿意过来我这帮忙了。每次欠一点每次欠一点,这欠下的瓜子要谁来炒呀?”

马文梅听了这话,心里暗骂了一声“贪心的老寡妇”,嘴里却仍是笑道:“婶子,这样吧,您辛苦点多给帮工开点钱,这一份就由我来出,你看行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