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舆论反噬(第3/5页)

周围的人亦窃窃私语地议论起来,距离薛琬最近的是薛府的家丁,锦心被审,被欺负,他们也有兔死狐悲之感。

薛从治洋洋得意地将从锦心那里审问出来的结果丢在薛琬面前,想要让薛琬自惭形秽,可是,在薛府的家丁看来,薛琬写了什么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她体恤锦心,不仅没有生气,还安抚了被迫背叛主人的锦心,能够得到这样一位主人,是他们这些做下人的多大的幸运。

反过来观之,薛从治身居高位,却还用这样的手段审问丫鬟,还为此沾沾自喜,实在是……一言难尽。

薛从治觉察到周围的气氛并不如他想象的那样发展了。

本来想让薛琬自惭形秽,千金大小姐写出这样低俗的东西,还诋毁养育她长大的父亲,这难道不该无地自容吗?

谁知,周围的人不仅没有认同薛从治,还对薛琬颇多同情,眼神间隐隐透露出他们心中所想,或许薛从治并不似他表面上表现出来的那般宽宏大量,既然能逼迫一个小丫鬟供出自己陪伴已久的主子,那还有什么做不出来?多半他对待自己的女儿,也是像在朝堂上明争暗斗时,对待自己的同僚那样耍尽心机吧!

这时候,黄七巧跑回人群中,分开众人,来到薛琬身边。

她看到薛琬手中的《连载小说月刊》,又看到哭成一团的锦心,大约猜到发生了什么事。

黄七巧转过头,充满敌意地看向人群中那个脸色阴沉的中年男子。

她在宫里的百工所工作,也见过一些大人物,甚至还就板绘的工艺回答过一些问题,也算是见过世面的人了。

与宫里其他职位的人不同,百工所的人自带一股就事论事的气势,说话很直接,一种工艺技术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也不需要添油加醋,也不需要卑躬屈膝,反正自己是什么水平,就做出来什么水平的东西,就担当什么级别的职务。

因此,黄七巧在面对吏部尚书、二品大员的薛从治时,表现出了一种令人意外的镇定自若、条理分明:

“薛大人,你刚才说这本书乌七八糟,大逆不道么?很不巧,这本书我看过,而且封面还是我画的,我刻的,采用了水印和多色套印技术,我有信心,从绘画到印制工艺,这本书在目前的图书市场都是第一流的。”

黄七巧说道,她这样说话的时候,薛琬抬起头来看她,目光中流露出诧异之色。

“薛姐姐,书借我一下。”黄七巧伸出手。

薛琬一怔,将书递到她手中。

黄七巧一本正经地举起书来,给码头上围得里三层外三层的吃瓜群众看这本书,大家都被漂亮的封面所吸引,纷纷赞叹起来。

当然,这也不是薛从治想看到的。

他沉声道:“你又是哪里来的小丫头,这是我们薛家的事,和你无关,你快走开。”

黄七巧转过身来,道:“怎么能说和我无关?我的名字就印在这里。”

说着,黄七巧打开牌记页,指着上面“刻工黄七巧”的字样,给众人展示。

“你污蔑这本书是乌七八糟,大逆不道,还说礼部会把它列为禁书,我当然要出来鸣不平。薛大人,你看过这本书吗?不,应该说,你除了在《诀君子》里寻找薛姐姐的罪证,你真的客观地读过这本书吗?你完整地看过《诀君子》这个故事吗?”

薛从治面上露出不屑之色:“薛某每日公务繁忙,哪有时间看这些闲人写的小说?其他作者我不知道,薛琬都能当作者,呵,可见这书是什么水平。”

然而,周围的人却并不似薛从治这样不以为然。

当他们仔细一看,发现黄七巧手中拿着的,就是最近运河码头上最火热的一本书《连载小说月刊》之时,纷纷议论起来:

“这本书卖的可好了,一到发售日,运河上下的货船,都是成箱成箱运送这本书的,货箱里堆满了《连载小说月刊》,到余杭去根本不愁卖。”

“是啊,我们搬运的间歇,也会拿一本出来读一读,识字的兄弟读给不识字的兄弟听,听一阵,精神头又好起来了,能解一天的乏呢!”

“才不是什么乌七八糟的书,分明很好看!很吸引人!”

其中,也有许多看过《诀君子》的,听说眼前这位千金大小姐就是《诀君子》的作者,他们不仅没有惊讶,还愤愤不平起来。

“她竟然就是《诀君子》的作者!”码头搬运工兄妹中的哥哥惊奇地说道,“阿花,《诀君子》不是你最喜欢的书吗?”

“什么?她就是乌有先生吗?”阿花目露震惊之色,消化掉这个爆炸性消息之后,阿花对于千金小姐离家出走之事有了新的评价,态度在前面“没事找事”的基础上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怪不得她会写出那么吸引人的作品!原来是亲身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