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第4/6页)

少年点了点头,“没错。”

宋子逸这个名字,苏晏觉得有些耳熟,脑海中闪过些什么,但没抓住。

苏钰瞥见了他困惑的小表情,用修长的手指弹了弹他白皙光洁的额头,说道:“我当年那一场院试,排我前面的便是宋子逸。”

“天乐三十八年,江陵府院试第二名——广陵县宋子逸!”苏钰模仿着唱榜的官差说道。

苏晏恍然大悟,又有些想笑,宋子逸的排名压了苏钰一头,难怪他二哥记得这么清楚。

苏钰随即在一旁调侃道:“扬州宋家可是皇商,你这倒是交了一个钟鸣鼎食之家的朋友啊。”

宋子修听他这么说,也不在意他的语气,反倒是兴冲冲地向苏晏发出邀请:“我最近感觉灵感枯竭,都创作不出什么有新意的话本。你来了扬州可太好了,想玩什么我奉陪到底,这儿我可熟悉了。”

没想到啊,写话本的江陵笑笑生居然是扬州首富家的小儿子!

随后他又想到难怪宋子修写的那些话本里,古代霸总们的形象那么真实,感情那些吃穿用度都是作者自己亲自体验过的!那些珠宝玉石,古籍字画都是人家从小把玩的。

想到这儿,苏晏一惊,这不就是大卫朝的曹雪芹吗!

这些大家族肯定有很多八卦有趣的事儿,苏晏的吃瓜欲望蠢蠢欲动。

当然是答应他鸭!

“明儿中秋节,我必须得待在家里。之后还得再考一场考试,待我考完最后一场院试可好?”

“没问题!”宋子修点了点头,“到时候,你得好好给我讲讲你那些奇思妙想!”

两人约定好到时候投帖联系,便各自分别回家了。

由于这次院试的变故,中秋节苏晏一行人不得不留在扬州。为了一家人能一起过中秋,娘亲柳氏也从长溪县过来了。

***

八月十五,中秋节。

天清如水,皓月当空。

中秋节在大卫朝也算是顶顶受重视的节日,上自皇帝,下到百姓,都会赏月听曲欢庆佳节。

天子在宫里举办中秋宴,六品以上的官员都受邀请参加,大哥苏泽便是留在京城参与这中秋宴。

乐府里的伶人、舞伎早在一个月前就开始筹备盛大的歌舞,而御膳房也一大早就开始忙活,备下了肥厚油香的蒲包蒸螃蟹,皮薄酥软、层次分明的京式月饼以供晚间宴会享用。

待天子率领群臣祭月之后,众人才围坐尝美食、品美酒,一边赏月一边欣赏音乐与歌舞,欢饮达旦。

而民间百姓的活动则更加丰富多彩了,节味浓厚。

苏晏在中秋节前几天就注意到,已有酒家食铺开始重新装饰门面、打扮彩楼,用细长的竹竿挑出画着醉仙的旗子挂在店铺外,随风飘扬。街市上争相买酒的人群也络绎不绝,毕竟中秋节可是要喝上一壶醇厚柔和、余香长久的桂花酒才有中秋的韵味。

苏晏也是到了大卫朝,才知道中秋节还有燃灯的习俗。

待晚霞散尽,深沉的暮色悄然铺开,各家各户都点起了灯火,一派华灯初上的景致。

苏晏便催促着二哥去院子里燃灯。苏钰把蜡烛点着,找了根细绳将其小心地固定在竹竿上,然后高悬在瓦檐上。苏钰看着一脸兴奋的小弟弟,摸了摸苏晏的脑袋:“还跟个小孩子一样,等会二哥带你去河边放花灯。”

苏晏点头如捣蒜,中秋节来了,二哥终于做人了。

“啧,骗你的,小傻子。”看着苏晏亮晶晶的眼睛,苏钰恶劣地笑道。

嘤,狗二哥还是狗二哥!

中秋当然要吃“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月饼了。

大卫朝也有嫦娥奔月的故事传说,许多糕点铺的店家便把玉兔的图案印在月饼上,看起来可精致了。

尽管才来扬州不久,苏家人傍晚时也收到了左邻右舍相赠的月饼,这也是一种大卫朝的一种风俗。当然他们也回馈了冯大厨秘制的酥皮月饼,这酥皮月饼是用松仁、核桃仁、瓜子仁和冰糖、猪油作馅,皮薄酥软,香松柔腻,美味异常。

晚间的餐食格外丰盛,苏晏最爱的当属这道油爆田螺,他吃的小嘴通红,一本满足。中秋前后是田螺空怀的时候,此时腹内无小螺,因而肉质肥美。冯大厨加了芹菜粒、蒜苗、姜丝去腥,用辣椒、花椒爆炒,出锅的田螺香辣味浓、滑嫩爽口,美味极了。

吃过晚饭,一家人搬了桌椅到院子里赏月,谈笑风生,其乐融融。

月到中秋分外明。

深蓝的天幕上,明月如玉如盘。

不远处,金桂飘香,淡淡的馨香笼罩下,连夜色都变得格外温柔起来。

院中的八仙桌上,放上了桂花酒、月饼、糕点和瓜果。

苏晏自告奋勇地要求切月饼,他拿起刀小心地将大月饼切成大小均等的小块,分别递给老爹苏越、娘亲柳氏、二哥苏钰、小舅舅柳楷瑞和小师兄周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