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十月初, 糜荏收到了一封来自朐县的家书。

家书是大哥糜竺写来的,知道他已平定叛乱并在长安大有动作。他宽慰糜荏:走在一条与大众截然不同的路上时,会遇到许多的困扰与压力, 让糜荏放手去做, 家族永远是他的后盾。

看得糜荏大为动容。

等看到后半段周慈写的内容, 轻笑起来。

陪着他一同看家书的荀彧眉眼间也多了几分笑意:“小妹倒真是与寻常的闺阁女子不同。”

他觑了糜荏一眼,心想不愧是这人养出的妹妹。

原来是糜荏平定叛乱,恢复国师身份并身兼大将军后, 不乏有心思活络之人, 上门向糜荏说亲,亦或是向糜荏唯一的妹妹提亲。

在此之前,糜荏与荀彧成亲一事虽未对外宣称, 但他早在朐县时便谢绝了上门说亲的人, 并扬言此生都不会娶妻。

那时他被董卓褫夺国师之位, 回到朐县时只是白身。不少人听得这话,直言他不识好歹, 必然是身体有恙才不愿娶妻。

还有人当着糜竺的面讥诮, 糜氏这般富有,为何不给糜荏请个神医治治?气得糜竺火冒三丈,与不少人断交。

没想到现在得势之后,这同一批人又腆着脸赶着来求他家结亲, 甚至还说了不少自己曾与糜氏有恩的话,对糜竺挟恩图报。

见糜竺被气得说不出话, 糜莜当即安排自己的侍卫将那些人都打出糜府。

而后被糜竺拘在家中抄写家规,直到她知错为止。

糜荏似乎都能看到自家小妹此时被罚抄家规的样子, 笑道:“小妹做得不错, 这些人确实没有结交的必要。”

荀彧道:“离开朐县时, 小妹曾多次对我说,待时局平定不要忘记将她接过来。”他可不敢忘记自家小姑子的要求,不然下次见到那孩子,定会吵闹得子苏耳根子疼。

糜荏算了算时间:“年后可以将阿莜接过来。”

他可是个好兄长。

与董卓的对抗战中赵云没有做出他认为的贡献,没敢向他提亲。想来这些日子也在着急,就让人过来安安他们的心吧。

商量过此事,糜荏拉着荀彧一起看奏折。

九品中正制既定,糜荏便下令推广到其余州郡。如今各州郡已收到消息,准备选举德高望重之人为中正。

他们回了消息,里头不少都是称赞糜荏睿智,狂拍他彩虹屁的奏折。

荀彧叹了口气:“若非知道子苏是想要推行科举制度,恐怕我也会与他们一样认为。”

九品中正制补充了汉室选拔官吏的弊端,算得上什么变革?科考制度,才是从根本颠覆察举与征辟制度。

只是想要实行科举制度,需要的准备工作实在太多。至少将读书从士族推广到普通百姓,对于他们而言就足够困难。

不过这对于糜荏来说,算不上难事。

糜荏挑眉。

他把先前拟定的诏书递给荀彧:“按照我们以前的决定,我正准备组建制盐司,并将茶叶、蔗糖等物品归入朝廷买卖,先让朝廷富庶起来再说。”

虽说抄了董卓、十常侍的家,所得钱财累累,甚至能养活一支军队好几年。不过想要创造一个盛世,这些远远不够。

糖、盐、茶叶等物品,就是他从士族手中收回钱财的方式之一。

盐乃生活必需,海水晒盐摒弃了这个时代制盐法的昂贵成本,依靠阳光晒盐,可以从商贾手中将这笔生意抢过来,与他国交易;糖、茶叶等则是奢侈品,士族抗拒不了它们的魅力,会为这些东西付出钱财。

至于其他,待未来收拢政权,再做考虑。

这是他们早就商量好的方案,如今终于一步步实施下去,荀彧心中又是激荡,又是复杂。

——没有什么,能比亲手创建盛世天下,更令人心满意足!

——也没有什么,比背叛从前的信仰,更叫人痛苦。

从前他只想匡扶汉室,因为他首先是汉臣。他知道汉室江山必亡,但当真正面临这样的事,他只希望自己能出一点力,叫大汉延续下去,哪怕仅能多延续一天也好!

可是糜荏点醒了他。

他要延续的,究竟是大汉的天下,还是大汉的皇室?

这个问题,他从前没有想过。但在那之后,他明白自己想要延续的,是盛世太平、海晏河清的大汉,而不是将大汉弄成满目疮痍、遍体鳞伤的皇室。

那就从他手中开始吧。

只要能为百姓带来真正的幸福,即便成为背叛皇族的罪人,亦在所不惜。

他深吸一口气,平复心绪。糜荏发现了,凑过去亲亲他的眼睛安慰他。

便在这时,內侍敲响了他的宫门,给他带来一个消息。

——袁绍用计逼退韩馥,夺取冀州,并对青州、并州出兵。

已是十月,冀州天寒地冻。

袁绍坐在府中暖炉边,享受着火炉的温暖,一边舒舒服服地喝着温酒,嗤笑一声将诏书丢进火炉中:“九品中正制,那姓糜的倒是想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