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第2/4页)

天牢一别,已有十一日未曾相见。

他的脑子里瞬间就跳出了这个数字,明明心脏砰砰跳地都要喘不过气来了,却还能镇定自若地向他打招呼:“子苏。”

他的右手下意识地攥紧一支毛笔,想借此掩饰心中的慌乱与羞怯。

其实他并不是儿女情长之人。即便在发现自己对糜荏的感情超过了界限,也还能克己复礼,保持往常习惯。

唯有等到安静下来时,他会忍不住想起与那人的点滴相处。任由自己一点点沉沦在回忆里,寻找那人也会在意自己的佐证。

或许正是如此,这会瞧见真人,他心底没由来的有些心虚。

糜荏的目光轻轻掠过他的右手,迤迤然坐在小桌边给自己倒了杯温茶,微笑道:“文若先忙,我等一会便是。”

荀彧很快整理完房中用具。

他深吸一口气,等自己平静下来才坐到糜荏对面。他的唇角也跟着扬起一丝微笑:“子苏今日特意过来,可有要事?”

他知道糜荏很忙,尤其是在这个时候,应当没有完全整理完夏恽等人的家产罢。

回答他的,是对面之人将手边放着的木盒推到自己面前的举动:“来送东西。”

荀彧疑惑:“这是?”

“先打开看看罢。”

荀彧依言打开小木盒,便见里头静静躺着一块羊脂白玉。

这块玉通身不带半点杂质,成色极佳。被做成竹子模样,上头还雕刻着栩栩如生的竹叶,看着温润如脂,滋蕴光润。

糜荏眉眼含笑:“偶然得到,送给你。”

荀彧的眼中浮现出惊讶神色。

他看了糜荏一眼,见这人正笑吟吟地看着自己,忙将木盒推回去:“这太贵重了,子苏,我不能收。”

以他眼力,自然看出这是一块好玉。虽然不知价值几许,但绝不是普通士族能买的到的。

糜荏是可以随手送人,但他怎能不知道轻易好歹收下?

糜荏见他拒绝,笑着摇头道:“公达、元常、伯求,文若为我举荐的这几位人才,都是无价之宝。”

“相比之下,送文若一块小小的暖玉,又算得了什么呢。”

这话说得确实没错,理由也十分正当,荀彧心中却不能自己地升起一股怅然来。

他勉强笑道:“……原来如此。”

原来是来自主公的嘉奖,而非朋友间的情谊。

荀彧知道自己在失落什么,但他本已打定心思决定不奢求任何不属于他的情感,因而很快整理好心情。

他一如既往微笑道:“那便多谢主公了。”子苏需要他举荐人才,那他往后继续努力便是了。

糜荏觉察到他对自己的称呼,微不可觉地皱了眉头。

而后悠然一笑道:“更何况,我一见到这块玉竹便想到了文若。”

君子如竹,百折不挠,刚柔并济;君子如玉,温润端方,雍容无瑕。

与荀彧相称的,岂非就是这般温和内敛的暖玉?

荀彧攸地抬眸。

他的目光猝不及防撞进糜荏眼中。这双眼睛似黎明般深邃,眸中又带着皓月般的璀璨光华,见之便令人无限心醉。

糜荏与他对视,心念微动。

有那么一瞬间,他差点被荀彧的目光之中的湛然期许彻底俘虏,想要坦白一切。但终究还是清醒了过来,决意将这场博弈进行到底。

等一等,再等一等。他告诉自己,果实彻底成熟之后采摘,才是丰收。

他微笑道:“玉是好玉,世间少有;但是文若你,之于我而言更是独一无二。”

这块玉最终被荀彧戴在了脖子上,藏入衣襟里。

旁人看不到,他却能时刻感觉到这块玉竹与肌肤相贴的触感。

悄无声息,温暖着他的心间。

就在这个休沐日,黄忠、赵云、荀攸几人总算回到京中。

先前为救卢植,糜荏与五校尉快马加鞭赶回京洛,令黄忠与赵云护送着身体稍弱一些的荀攸一同回来。

他亲自迎接几人,与麾下所有门客一同用了午宴。

在这之前,刘宏已经收到冀州送来的捷报,上头说的正是糜荏攻破广宗、大胜张角之事。不止糜荏,在场所有参与其中的门客全部得到朝廷丰厚的赏赐。

除了冀州战场,皇甫嵩、朱隽所在之处也接连传来喜讯,很快就会班师回朝。

糜荏给众人重新作了规划安排,目光最终转向赵云。

他道:“至于阿云,从今日起你便安心住在糜府,跟着几位先生读书习字。”

赵云愣了一下:“……读书?”

糜荏见他语气之中覆着三分迟疑:“你今年虚岁十五,不继续读书是想做什么?”

赵云皱眉:“朝廷未曾荡平黄巾军,云可以继续上战场杀敌!”

“冀州黄巾军已被我军平定,颍川、南阳等地黄巾军则由皇甫嵩、朱隽两位将军平定,想来战报很快就能传回朝廷。你不读书,还想去哪里攻打黄巾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