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团队(第3/4页)

“拿下田应该没问题,不过那么多田,你们还是种菜吗?”

“不。”黎凭早有打算,“这一片地区水丰足,我们打算继续种稻养鱼,只留一小部分出来种菜。我们家稻米的质量你也尝过,你觉得我们把这稻子做成高档品牌,销往全国各地难么?”

“如果水稻还能有今年的水准,别说销往全国各地不难,就是出口也很容易。”

黎凭笑了笑,“我们保证有今年的水准。种水稻的同时,我们还养鱼,主要就养稻花鱼,到时候也销往全国各地,那时你的主要任务就是寻找合适的买家,无论是鱼也好,水稻也好,还是其他蔬菜,都得找买家卖出去。”

“我们主要找那种会吃有钱的买家,大酒店等这种大客户可以,个人客户也没行,反正现在物流业发达,只要在大城市,基本上可以两天内送达。”

姚镜明摩拳擦掌,“行吧,我去找找,别的我不敢说,吃喝玩乐这点我最在行,你们就等着,我肯定不会让你们失望。这是明年的规划,长期规划呢?”

“长期规划可就难了。”黎凭笑笑,“我们想用五到十年的时间,逐步将农业帝国给建起来,我们现在卖农产品,哪怕加工过,农产品的价格也高,但要真论挣钱,挣得也有限,我们想渐渐招收学者,成立农业科技公司,把种子这块给做起来,看怎么培育高产抗病的种子,惠及天下农户。”

姚镜明看他一眼,不由感慨,“兄弟,你这野心不小啊。”

“是不小,不过也不算太大。”黎凭笑道,“未来要做的时候还有很多,不过我们得一步一步来,暂时的规划就这样,以后看情况再继续调整。”

姚镜明想了想,“那你们还开酒楼吗?”

“开,酒店就是我们产品展示的一个窗口,到时候让二华他们负责。”

姚镜明跟黎凭谈过后就留了下来,作为合作伙伴,他变为家里的常驻人口。

他跟家里说了声。

姚涤明挺吃惊,“你就在那里长期待着了?”

“是啊。”姚镜明道:“以后这就是我要为之奋斗的事业了。”

姚涤明听他一派轻松,心情怎么也轻松不起来,“等等,这怎么就成你奋斗的事业了?你要在那里待多久,什么时候成家,收益呢?”

“待多久不知道,反正不会短。至于收益,阿凭他给我分红,并给我一部分原始股。”

“他那点小打小闹的事业,原始股能有多少?”姚涤明皱起眉头,“你们没签合同吧?”

姚镜明老老实实地回答:“还没。”

“既然还没,你先回家一趟,我们仔细说说这事情。”姚涤明一锤定音,“我看也别等了,你明天就回来,我们一家人好好聊聊。”

姚镜明已经料到他家里那关不太好过,却没想到他哥反对的意思那么明显,他应下来,“后天吧。哥,我明天这边还有点事,后天再来。”

“后天就后天,我跟爸妈说一声,后天在家里吃晚饭。”

一想到他爸妈,姚镜明头皮发麻,不过这事肯定得跟他爸妈说,姚镜明点头,“行,后天。明天挖藕,我带点藕回去。”

第二天,他跟黎凭一说,这事在黎凭的意料之内,黎凭没多说什么,“你回去跟家里好好沟通,行就行,要实在不行,你也别跟家人犟。”

“我知道。”姚镜明头疼,“你放心吧,我已经决定跟你一起干,会说服我爸妈。”

黎凭拍拍他的肩膀,没说话。

他们一群人上后山去挖藕,在挖藕之前,得把鱼给弄出来。

黎凭拿着摄像机跟在他们后面,偶尔会拍一点有意思的片段出来,他们这个星期的视频还没着落,赵单识打算这个星期就拍干塘摸鱼的视频,正好可以借这个机会卖一卖鱼。

赵明台问:“师父,这鱼是直接卖还是做成食物卖呀?”

“做成食物在网上买。”赵单识看了眼池塘。

除非量特别大的菜,不然赵单识一般不单买他那些菜。他的菜都是好菜,就这样卖掉太亏,加工一下,价格立刻能涨两倍三倍甚至十倍。

刘二华问:“师父,这鱼还是做坛子鱼吗?”

“不,这次是做鱼干。”赵单识问,“家里的酒还剩多少了。”

“还有四十来斤。”

赵单识点头,“够了,等会捞了鱼就回去把鱼给腌上。”

他们后山没电源,用不了抽水机,只能掘开一个小口子,然后人为地一盆一盆往外泼水。好在他们人多,这工程量也不算太大。

为了防止小鱼被泼出去,赵单识还拿了两个箩筐放在池塘外,水就泼到箩筐里,到时候水能流走,而不慎泼出来的小鱼则会留下。

“啊!师父,我好像踩到蚌壳了。”赵明台刚下池塘,没走两步就鬼吼鬼叫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