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第2/4页)

荣国府众人日日见到贾代善,反倒不容易瞧出贾代善的变化,覃越曾离开五年,久不见一个人,一眼便能看出贾代善比之五年前已大不相同。贾代善这几年,老了极多,虽然看上去依旧是精神抖擞的样子,但衰老速度颇出覃越意料之外。只是覃越是做下属的,也不好多说什么。

“那就先谢过覃先生了,祖父很好,也许只是我多虑了。”贾琏向覃越道了谢,才回荣禧堂请安。

贾琏也不知道是否是自己多虑,但他总感觉不是。如果贾代善现在身体还好,他为何急急的将自己立起来?自己才十一岁,贾代善告诉自己不能妇人之仁,还将他手上的力量全都传给了自己,对卫九说自己的话就是他的话;前不久,贾代善在荣禧堂敲打了荣国府众人,也留下长幼有序的话;昨日又让自己在三司会审上出头。这一连串的动作,既像是交代遗言,又像是培养接班人。

贾琏到了荣禧堂,果然贾代善派人来传话说不用等他了。一众儿孙向贾母请了安,人还未散,就见一个婆子急急的进来道:“回老太太的话,皇长孙殿下到我们府上造访,已经到了宁荣街了。”

贾母一听,忙道:“快命人开中门,快请。”那婆子应是小跑着去了。

贾母也不知道怎么皇长孙突然就来了,问贾琏道:“琏儿,你可知为何皇长孙突然造访?可是你昨日在公堂上说错了话?”

贾琏有些无语的看了一眼贾母,道:“回老太太,殿下大约就是前来走动走动,不用过于隆重。”

贾母摇头道:“那怎么行,你到底年轻不经事,这可是凤子龙孙,岂能怠慢了。赦儿、政儿,你们速去迎接皇长孙。”说完,又吩咐人去通知贾代善。

正说着,传话婆子又来回话说:“皇长孙说了,他就来和琏二爷说说话,叫咱们府上其他人等该做什么就做什么,也不必到他跟前请安。若是因他来全都忙碌不止,他以后反倒不好来找琏二爷说话了。”

贾母听了,转身对贾琏道:“那琏儿你也去迎皇长孙。殿下客气,你可别当真心中失了敬重。”

贾琏起身道:“是,孙儿记下了。老太太,我这就去迎接皇长孙了。”

贾母道:“快些去吧,仔细别冲撞了贵人。”

贾琏应是,出了荣禧堂后,吩咐范嬷嬷道:“嬷嬷快去梨香院拦着老太太派去的人,别打扰了老太爷休息。”范嬷嬷应是去了,贾琏才急往荣国府大门走去。

皇长孙刚过了宁国府,就见贾琏出来了。皇长孙心情似乎不错,对贾琏一挥手道:“琏儿。”

皇长孙比贾琏大两岁,算来是同龄人,两人本就投契,加之贾琏在上书房外救过他一次,皇长孙便对贾琏生出一股少年人单纯的友谊。当然,因为贾琏自己是成年人心性,看皇长孙反倒有些看着一个孩子的意味。

“皇长孙殿下光临寒舍,草民有失远迎。”贾琏对皇长孙行礼道。皇长孙跳下车,一把挽住贾琏道:“琏儿你以后可不许跟我如此客气,没得倒显生分。”说着,便挽着贾琏的手入了东仪门。

那头贾赦、贾政兄弟命人开了中门,却见皇长孙和贾琏相携入内了,反倒令兄弟两个面面相觑。

贾政见状,碰了一下贾赦道:“大哥,琏儿这样没大没小的,你不怕他替咱们家招祸?那可是皇长孙。”

贾赦瞥了一眼贾政道:“若是皇长孙看重的不是琏儿,而是珠儿,你又是另一番说辞了。”说完,贾赦背着手走了。贾政立在那里,突然有些觉得没趣。

又说贾元春在荣禧堂内听说皇长孙来了荣国府,眼睛一亮,心思就活络了起来。自从那日贾代善发了话,贾母已经着手给她相看人家了。可是贾元春自忖才貌、教养一流,不是嫌弃相看的人家身份不够高贵,就是嫌相看的男子品貌不够好,一直没有择定人家。

贾元春知道出了通灵宝玉的事,贾家二房是拍马也赶不上大房了,自己将来若要过得好,必然要嫁一门显赫的夫家,才不会被长房继续压着。论尊贵,世间适龄的男儿哪个比得上皇长孙?与其让祖父做主把自己嫁个一个三四品官员的嫡子,不如自己放手一搏。

于是元春叫来丫鬟抱琴细细吩咐一番。

抱琴连连点头,应是去了。

皇长孙怎么说都是皇室之尊,贾琏虽然觉得有些封建糟粕可以摒弃,但是他性格中有一项好处,可以叫做识时务,也可以叫做适应环境的能力。既然穿越到了古代,贾琏便不会拿人生而平等的思想去挑战一个时代的价值观。当你不能凭一己之力改造大环境的时候,就该尽力去适应。不但是为了让自己过得更好,也是为了不连累他人。所以贾琏虽然对仆从会给予人格上的尊重,但是在君为臣纲上面,从不曾僭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