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第3/5页)

只是贾代善总觉得哪里不对,在旁沉吟半日,突然站起身来,对景和帝道:“皇上,臣以为吕言不是主谋。”

景和帝听了,自是一惊,连刑部尚书、大理寺卿、都察院左右御史也都面露疑色。

景和帝向来倚重贾代善,见贾代善提出异议,便道:“爱卿请讲。”

贾代善道:“各位都知道,前儿我那孙子贾琏被人所掳,后来,是我带着家丁去菩提寺救回来的。救回琏儿之后,我曾查了家中人等,查出琏儿之所以被贼人掳劫,是因为我府上有人和菩提寺勾结,通风报信。后来,我将此人揪出来,此人正是我府上给几个孙儿请的先生官建华。因为这几日忙,那官建华还被我暂扣家中。”

吕言突然插口道:“国公爷果然是高官厚禄,不将国法放在眼里,府上给几位公子请的先生怎么说也有功名在身吧,岂是国公爷说扣就扣的。”

刑部尚书熟知律法,也不禁皱了皱眉头。

贾代善道:“这一节稍后我自会向袁大人解释,我违法也好,不违法也好,轮不到你一个人犯过问。”

说完,贾代善又向景和帝道:“皇上,官建华虽然是本朝举人,却是假身份,而此人也极有可能和菩提寺众多杀手有关,这也是微臣敢暂扣他的原因。”接着,贾代善便将官建华如何入贾家做西席,又如何引人怀疑,又将自己关于那官字两张口,吕字两张口的推测说了。

末了,贾代善道:“官建华混入我府上做西席,吕言当初混入忠顺王府做谋士,都是从双口的细作,当属平级,他们头上还有主谋。暴王谋反一案,不能就这样结案。”

景和帝自然觉得贾代善此言有理,刑部尚书、大理寺卿、都察院左右御史也都明白这个道理,只是如今暴王案的所有主要人犯尽皆落网,按贾代善所言,吕言不过是听命于人,那真正的主事人又是谁?

吕言冷笑道:“国公爷怎么不改行做说书先生,这书倒是说得精彩。忠顺王之上,也只剩皇上了,难道主谋是皇上不成?”

贾代善并不理会吕言,而是对景和帝道:“皇上,各位大人,臣还有一人证,只是这人证背后涉及的关系颇为复杂,只怕一时半刻审不完,臣请关于暴王余党吕言一案明日续审。”

因是袁章主审,袁章犹豫了一下道:“这……”又拿眼睛去看大理寺卿和都察院左右御史。

景和帝沉吟了一下,知道贾代善另有用意,便做主道:“既是如此,今日暂且退堂,明日再审。”

说完又道:“荣国公贾代善!”

贾代善忙道:“臣在。”

景和帝道:“明日你若不能将重要人证带来,朕须治你个藐视公堂之罪。”

贾代善忙点头应是。

退堂之后,贾代善没有急着回复,而是随景和帝入了宫,细说了自己的推测,又献计了明日升堂审案的方式。景和帝听了,点头应允,贾代善才出宫回贾府。

回府之后,贾代善连衣裳都没换,一头扎进了演武场边上的石屋。卫休被贾琏吓破了胆,整日都怕菩提寺派杀手来杀他,见贾代善回来,忙问菩提寺的杀手捉住了吗?

贾代善沉着脸摇头道:“菩提寺是正规寺庙,得朝廷认可,仅凭我一人供诉,官府岂肯轻易相信菩提寺豢养杀手的指控。我已经将琏儿被俘的事告到刑部,明日刑部尚书主审。菩提寺背后的靠山是谁,我能否扳倒菩提寺,想来卫伯爷比我清楚,是否助我一臂之力,也绝卫伯爷后顾之忧,全看卫伯爷的了。”

卫休为官多载,也知道一旦上了衙门指证菩提寺,便等于承认自己和菩提寺有染,自己的仕途便就此完了;但是若菩提寺不被剿灭,高官厚禄自己也未必有命去享。于是,卫休道:“国公爷容我再想一想,我明日一早定然给国公爷答复。”

贾代善笑道:“也好,那我就静候卫伯爷佳音了。”说完,便出了石屋。接着,贾代善又去了东院,不知道和贾敬说了些什么,商量到深夜才回梨香院安寝。

次日,刑部继续升堂审理菩提寺一案,这次却只有刑部尚书袁章主审,并未见大理寺卿和都察院左右御史。只是今日的公堂主审席向前移了一段,后头用大屏风挡了,堂上自然看不清屏风后头有什么。

而屏风后头,依旧用珠帘隔出一处给景和帝旁听,另外下首摆着三张书案,分坐大理寺卿和都察院左右御史,地上还躺着五花大绑,塞着嘴的吕言。

升堂之后,袁章传人证上堂,卫休战战兢兢的上来,他昨夜想了一夜,此刻顶着一对黑黑的眼圈。卫休前儿被贾琏一番话吓唬住了,想着只要保住命,怎么都行,但是这又过了几日,卫休到底放不下富贵和一族前途,一咬牙,将自己被菩提寺的杀手所擒,恰巧被关在贾琏隔壁那番说辞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