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拿下冰山前夫(2)(第2/3页)

“嗯,”许夕笑了笑,“我在面包店找了份长期兼职,赚每个月的生活费足够了。”

代写论文毕竟不是长久之计,现下入账快,期末过去以后就没什么生意了。许夕英语很好,本来想去当个中小学生家教,但t科大是名牌学校,英语专业的优秀学生很多,几乎把附近的家教工作包了,而且江柠这个学渣连四级证书都没有,人家也不肯用他。

许夕只好退而在一家面包咖啡店找了份兼职。一周值四天晚班,月薪一千。需要做的就是把每一种面包的名字、口味、原料记清,方便给顾客介绍。下班关店前负责清扫,地面扫一次拖一次,再把垃圾倒掉,一天就完工了。

很多顾客都比较难伺候,好奇心特别强,在店里来回转上好几圈,把所有品种的面包都问了一遍,最后拿了包无糖切片面包走了……对此,许夕从来没有不耐烦的时候,即使最后顾客什么都不买,他也会笑着对人家说慢走。他服务态度好,再加上江柠的外貌比较出色,店里生意好了不少,老板为此很喜欢他,让许夕每晚下班时把卖剩下的面包带回去,这样正好可以当第二天的早餐。

不在面包店打工的几天晚上,许夕就会推着辆小车,在学生宿舍附近卖烤地瓜。

冬天天气冷,很多学生下晚修回宿舍的路上闻到烤地瓜的香味,都会忍不住停下来买一个。烤地瓜按斤卖,小的三块钱一个,大个头的六块钱一个,比学校外面卖的贵的多,但当代大学生普遍又懒又馋,也没有精打细算过日子的概念,所以许夕的生意很红火,一晚上最多的时候能卖出上百个,除去成本,一天就能有三四百的入账。

有的学生以前认识江柠,忍不住用惊异的目光打量许夕,还有些人故意做出夸张的表情,大呼小叫的让周围同学都能听见:“我的天,这不是江家大少吗?怎么搁这儿卖起烤地瓜来了?”

有些消息灵通的就会迅速把江家的事告诉不知道的同学,一传十十传百,以至于有好事儿的专程跑来围观。很多同学看许夕的眼神不免带上了同情,当然,嘲讽和幸灾乐祸的也不在少数。

许夕却对各色目光通通免疫,只忙着招呼买地瓜的客人。

钱才是最实在的东西,这是他很久以前就懂得的道理。

系统目睹短短几天内江柠银行卡里的余额迅速涨成四位数,实在佩服的厉害:“你对这些事怎么这么熟悉啊?”

许夕笑笑:“我上大学的时候就是这么过来的。”

有一段时间,他的情况不比江柠现在好多少。白天去做家教,晚上查资料代写不同专业的论文到凌晨三四点,同时还要兼顾学业,累的眩晕恶心是经常的事。他那时也在学校卖过烤地瓜,由于念的是电影学院,里面人际关系比普通学校更复杂,学生之间竞争激烈,许夕长的好成绩好,嫉妒他的人比比皆是,没少抓住这个机会嘲笑讽刺他。后来他卖地瓜的照片不知被谁传到微博上,机缘巧合下小范围红了一把,被网友戏称为“最帅地瓜小哥”,这下子更是戳痛了那些有红眼病的人,纷纷骂他想红想疯了,是在借机作秀。

许夕虽然信奉到手的钱才是真理,但每天面对那些形形色色的目光,听着那些不中听的流言,有时也会抑制不住的觉得疲累。只有一个人,每次遇到他在卖地瓜,都会过来买一个最大的,站在他身边剥开皮,不顾烫的咬一口,其他的什么也不谈,只笑着赞一句“嗯,好吃。”

每当那时候,许夕就觉得所有的苦和委屈,全都变得不值一提。

可如今想起来,不管是苦还是甜,都已经过去太久,以至于……恍若隔世了。

——

沈暮回国了。

事实证明,有能力的人在哪里混的都不会差,他在国外进修的同时,和几个大公司合作了一些项目,几笔入账都不是小数目,很快把欠款还清,手中积蓄比原来还要宽裕不少。

回国后,很多高校和企业都对他抛出了橄榄枝,t科大也把薪金待遇一提再提,希望他继续回校任职。沈暮不像沈父,对在商场博弈不感兴趣,于是选择回了t科大,继续在商学院担任经济学讲师。

他在t科大一直是传说一般的存在,毕竟如此年轻的高颜值教授一般只存在于偶像剧里。何况沈暮讲课非常厉害,虽不像一些教授谈吐幽默,却有一种莫名的吸引力,能把枯燥难懂的理论讲的明白透彻,科目及格率一直很高。当年他离职的时候,商学院学生心都碎了,万万没想到毕业之前居然还能等到他回来,一时间简直喜极而泣,纷纷对经济学表现出了极大的学习热情,甚至外院也有很多学生闻名赶来凑热闹,连着几天阶梯教室里都是人满为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