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皇以间之(第2/3页)

几个转身的官员纷纷趋步上前,“王相。”

“王相。”

王文甫走近,“苏司马自幼读圣贤书学习儒家礼法,难道中庸之道都忘得一干二净了?”

不等苏虞反驳王文甫又道:“苏司马难道没有发现书中的圣人有时候也是矛盾的呢,一边讲着宽容,却永远也做不到真正的宽容。”

“师不必贤于弟子,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男女也是如此,如果有足够的胸襟足够大度,便不会有苏司马所说的夫妻反目。”

苏虞横了王文甫一眼,并未将其视作宰相,“如果苏某人没有记错的话,此次更改女官官制便是王相公极力主张的吧?”

王文甫眯起双眼,“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心胸开阔,神气安定,小人则斤斤计较,患得患失,以制束缚人心,这本就是有违天道之事,道在人心中,不是灭欲,也不是断情。”

“王相公好的是老庄学的也是道法,让道成为国教也是王相公的意思吧?”

王文甫低头轻轻一笑,“一阴一阳谓之道,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阴阳平衡天下才会太平,不过苏司马这种故步自封的儒生是不会懂的。”

“相公从大内跑来就是为了奚落下官的?”

“当然不是,”王文甫交握双手抱拳朝北边拱手,“奉官家之旨,给苏司马带几句圣谕。”

苏虞冷了一眼后与几个绿袍提裳跪下。

王文甫垂下双手端在腹前,“没别的,官家就只说了几句大白话而已,”旋即咳了咳嗓子,“你苏虞自诩君子、刚正之臣,不惜以死进谏,殊不知外人看你只是个比朕还固执且不开化的榆木疙瘩,朕希望你长寿,因为只有这样你才可能从那里回到京城,否则只要朕当朝你就永远也别想回来。”

苏虞抬起怒红的双眼,“天子今日这般做,来日是不是还要立皇太女?将江山交予女子手中?”

王文甫从袖子里拿出一本经书,“是与不是,皆你不是你我可操心的,”旋即走到苏虞跟前蹲下将书塞到他的怀里,“希望苏兄好自为之。”

自苏虞姜洛川之后又有数十名文官遭到贬谪与外放,更严重者以谋逆罪革职入狱,使得百官恐慌,自此无人再敢上书言设女官之事,皇帝命有司于天下征召,凡有才能的女子不计出身,凡自身清白无过者无论士庶通过初选即可入京,通过有司考课后由皇帝亲选授命。

太常卿何宅,诏选女官的诏书下来后何文英寻到父亲央求,旋即便何父严厉斥责。

“妹妹已经嫁了,爹爹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那朝堂是你能呆的吗?你知不知道官场如战场,女子为官要遭受多少人排挤,就算官家有心要维护也不能时时刻刻都出头偏向。”

“女儿怎会不知官场险恶呢,大姐二姐四妹妹都出嫁了,爹爹不是一直说无人为继么?”

“我是没有儿子,但我何家还用不着让闺女去挑梁柱,你母亲与我加起来的产业也足已你日后的生活,”何父盯着何文英语重心长,“那种地方实在不是你们这些孩子能够呆的,况且女官日日在御前,难保不会被皇帝看上,一旦入了宫一切就晚了。”

“爹爹,”何文英匍匐在父亲膝侧,“女儿不怕。”

---------------------------------------

新城城西·安州巷刘宅

刘怀瑾获释之后便搬回了刘宅,父子释然。

后宅里一片祥和,刘妙仪从厨房里端出一盘热乎的点心,“嫂嫂尝尝我做的枣糕。”

“味道如何?”

“比马行街糕点铺子里的还要好吃,有空你也教教我吧,你哥哥也爱吃甜的。”

“回头我闲下来进厨房的时候便喊上嫂嫂一同吧,嫂嫂这般聪慧约莫是瞧一遍就够了的。”

闻到点心香味的小男童从屋内跑出,“姑母。”

“小馋猫长牙呢,不许吃太多甜的。”说罢,刘妙仪还是拿了一块糕点,摸了摸他的小脑袋旋即直起身,“哥哥这次去杭州少不了要些时间,嫂嫂为何不带着皓哥儿一同去,去看看杭州的风光也好。”

“他若是想带便会自己来与我和孩子说,我不想求他。”

刘妙仪拉着章氏的手,“从前的事是哥哥与我们刘家对不住嫂嫂。”

章氏拍着她的手背轻摇头,“我并不是那种呆在后宅一问三不知的人,爹爹的为人我很清楚,章家能有今日皆是作茧自缚,连母亲都能想通,我还有什么想不通的呢。”

“难怪哥哥说嫂嫂知书达理,爹爹从前一直担忧着哥哥的婚事,能娶到嫂嫂便也不算太晚。”

“说起知书达理,妙仪的见识与才学都是女子里为数不多的,官家不是设了女官么,君舅在朝为相...”

“我只是个闲云野鹤,在自己的一方小院里读书品茶过着安静的生活便足矣,用自由换的功名利禄非我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