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克定厥家(第2/3页)

“大王刚登基不久,交代了如今内患未平不宜与外邦结恶,且忍耐些吧,按着流程走便是。”使者揣起双手,“不知道这亲征大败北辽的卫宋皇帝长什么样子。”

“宣,西夏国使者觐见!”

西夏国的正使与副使都头戴小金冠,身穿红色窄袍,腰上也束蹀躞带,正使叉手行拜礼,副使则行稽首礼。

正使见明台上正襟危坐的皇帝,敬畏油然而生,用着学来的雅音拜道:“拜见大宋皇帝,愿皇帝陛下圣躬万福。”

正使看见皇帝旁边还站着一个穿朝服的孩子,心里思索了一番,【“能位于天子之侧的定然是皇太子。”】

于是再次拜下,“叩见大宋皇太子殿下...”

使者的贺词还未说完,便引得殿内一片哗然,众人反应使者似乎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便连忙住了嘴。

还是皇帝开口解了这一场尴尬,“将他抱下去吧。”

“是。”

皇帝抻着左手的广袖,“夏使不曾见过太子不认识也在情理之中。”

副使将皇帝的话翻译给他,又对其嘱咐了几句。

“感谢皇帝陛下宽宏,乡野之人目不识丁,第一次来朝心中万分紧张。”

殿陛上的翻译官便将西夏使的话翻译念出。

西夏使者不曾看见有一个位于朝官之列的年轻人已经涨得面红耳赤。

“夏使,这位才是我朝皇太子殿下。”

使者这才将视线转过,恍然大悟的看着卫楷,其穿着与御座上的皇帝很是相似,只是他站在一群老臣跟前实在不打眼。

使者一共才学了两句恭祝的汉话正音,本是要用来奉承卫宋的统治者以求两国能够重修旧好,哪知弄巧成拙。

“小臣见过皇太子殿下,愿殿下千秋。”

皇太子憎恶的不肯回头,“殿下,这是大朝会。”一旁的吕维小声提醒道。

皇太子便转身勾嘴一笑,“不知者不怪,不过夏使可要记仔细了,下次来朝莫要再认错。”

听着翻译官的转述,夏使松了一口气,“是。”

入朝进见结束后各国使者回到驿馆等待明日到大相国寺烧香,西夏使者刚回到驿馆便大发雷霆,“姓魏的,给本首领出来!”

夏使带着小金冠将都亭西驿翻了个遍连影子都没见到,“人呢?”

“回禀祖儒,今日一早魏学士便出去了。”

“出去了?”夏使愤怒的拿起一只茶盏犹豫再三后还是将其放回,“你们怎么不拦着?”

“他是王后指派来的学士我们…我们不敢阻拦。”

“还不快去给我找回来,他害得本首领在金殿上出丑,等他回来非剥了他的皮不可。”

————————————————

朝会之后是大宴,宴席散后各大臣红着醉酒的脸头戴簪花由从属接扶着回家。

“陛下老了喜欢小孩也是人之常情,殿下何必与一个孩子置气呢?”梁文傅穿着朝服走出,勾着嘴角笑道:“殿下现在是陛下唯一的儿子...”

“梁参政重新拜相本宫还未来得及恭喜呢。”

“不敢,食君俸禄,臣便要替卫家做事。”

“卫家?”皇太子侧头。

“是,陛下是卫家之主,殿下您也姓卫,当然,寿春郡王也姓卫,陛下在垂拱殿几次召见两府宰辅商议立后,论资历论家世,李贵妃都是最佳人选。”梁文傅笑了笑,“若是立了后,不知道又要引多少臣子吁叹,殿下虽是东宫之主,但仍需谨言慎行才是。”

皇太子憎恶的皱起眉头,“梁参政这风吹的可真够快。”

梁文傅低头,“再大的风也吹不动殿下您这座金山呀,舍弃臣的,不是殿下您么?臣虽有投机取巧之势,但左右求的都不过是自保二字,臣自问对您问心无愧,只是殿下着实让人心寒。”说罢,梁文傅朝其拱手躬身,“臣告退。”

才走没几步又转过身,“作为臣子,臣还是要提醒殿下一句,殿下还未罢臣执相时,陛下曾经起草过废诏。”

翌日,诸国使者随皇帝到大相国寺烧香,第二天随驾到南御苑射箭,次日入朝觐见皇帝辞别。

西夏使者口误将皇孙喊成皇太子之事很快就从大内流传开来,短短几日这事就传遍了整个东京城,瓦子里说书人将其编著成故事越说越离谱。

上元灯会如常,皇帝临宣德楼观露台演奏,宗亲与重臣在楼下两侧朵楼搭棚陪从。

上元过后陈煜休假在家,陈府升了宰辅但门口的牌匾依旧叫陈宅,宅子虽在里城,但是比较狭小,实难想像此为一朝枢相的府邸。

几个妇人嬉皮笑脸的登门,“奴见过相公。”

妇人头戴盖头身穿紫色坎肩,此装扮说明妇人是专门为达官显贵及皇室宗亲说媒的上等媒人,陈煜眼熟道:“豁,张大媒人好久不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