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抄袭风波(第2/3页)

等一下,原来你不是来求夸奖的吗?她回头看了一眼自己真情实感的夸奖,顿时感觉自己是媚眼抛给瞎子看。

而且她不过是在这里老老实实拍戏,怎么突然就有人在论坛里发我的黑料?并且罪名很严重......浪费盒饭?主演关系户?还是说自己潜规则?难道是说自己不尊重导演,不尊重电影界?这她也没办法啊,她也是被系统赶鸭子上架,本来就不是想当导演......

她在脑中模拟了各种可能性,依旧没能找出自己干了什么值得被黑的事情的头绪,无奈之下点开了链接。

网页刚一加载出来,邵一晨就看到一行鲜红加粗的大字挂在标题处,特别的显眼。

【天才导演?黑马电影?点击就看知情同学暴露执导《最后的心愿》、《网》的所谓导演的无耻抄袭行径!内有石锤】

这名字起得,有那么一点娱乐报纸的味道。

邵一晨再一看这个帖子发帖时间,正好是一个小时之前,黎星煜的综艺刚刚上映之时;她再一看回帖楼层,发现短短一个小时已经盖了七八页,并且回复速度越来越快,大有把这楼盖成千层高楼的气势。

自己的瓜有那么香吗?

邵一晨其实对自己目前的名气毫无自觉。毕竟说“邵一晨”,大多数人可能不知道;但是说到《最后的心愿》、《网》,大多数人就算没看过也听说过,尤其网络冲浪的主力又是年轻人团体,正是电影影响最大的那部分人,因此这个标题把这两部电影挂上去,一下子就吸引了不少路人。

但邵一晨也没空想这么多,她快速滑动手指,向下看去。

这个帖子一开始并没有急着进入正题,而是在读者的好奇心边缘试探,轻飘飘地说了说两部电影的票房,又暗示了一下两部电影的背后有大量营销的痕迹,热度全是水军带的,看得邵一晨心头无名火起。

水军?自己倒是希望热度全是好心人买的水军注水上去的!自己就不会赚到连原本的世界都回不去!

但是想到标题上的那句“内有石锤”,邵一晨还是勉强压下性子继续看。

在弯弯绕绕了大概几百字之后,这个帖子终于进入了正题。

楼主本身就学导演的,在看这两部电影的时候,觉得有种莫名的熟悉感,像是借鉴了外国电影的创意。

但是我也不敢确定就是抄袭,毕竟这么大一顶帽子,扣在导演头上也不太好。虽然导演一个没毕业的学生,能写出这种电影是在是很奇怪,但万一真是自己写的呢?

直到我看到导演的名字——邵一晨。

我这才确信,我的猜测肯定没错!即使没有确切的证据,我也敢说,这两部电影一定是抄的别人的创意!

要问为什么,那是因为,邵一晨这个名字,在我们那一届导演系可太“出名”了!

毕竟出了毕业设计抄袭撞车被原作者发现,不得已延毕一年的“光辉事迹”的人,我们那一届可仅此一位!

试问,一个甚至要靠抄袭毕业的导演,怎么可能真的写出有内涵的剧本?

看到这里,邵一晨的脑袋“轰”的一声就炸了!

什么?抄袭?延毕一年?这事我可完全没听说过啊!

她又快速向下划了划帖子,发现这位所谓的爆料人贴出了一个打码的录取通知书证明自己确实是D大邵一晨同级的本科生,又拿出了当年的入学名单,证明那一级有邵一晨这个学生。

紧接着他又贴出了那一级的毕业名单。

正常毕业的名单中,确实没有邵一晨!

而邵一晨的名字,出现在下一级的毕业花名册中。

为了加深证明,这人甚至不知从哪里贴出了一页邵一晨“抄袭”的剧本,同样是手写——在写作习惯上可以看出和邵一晨自己的狗爬字体有很多相同点,确实是同一人所写,但不知为何这个邵一晨爬得就很飘逸——上面是一个剧本的结局。

而这个结局,与当年3月在某平台上线的网络大电影的结局几乎一模一样!都是小男孩与外星人的对话!

唯一的不同,可能就只有邵一晨在手稿中注明,要做成黏土定格动画。

这几乎就是石锤了,毕竟手稿与电影出现在同一年,而电影筹备又至少需要半年,明显邵一晨在后。

接下来的主楼爆料就只剩一些捕风捉影的事实,例如《最后的心愿》里人鬼身份的反转在某某电影中也有,《网》中的某个镜头很像是某个出名分镜,集合在一起好像非常严重,但是仔细看看就很强行。

但上面的曾经抄袭的石锤一放,这些原本捕风捉影的东西,看起来就确有其事了。

邵一晨又简单翻了几页,发现有人甚至在回复中提到,他们在学校官网的过去信息中找到了当初的毕业合照,自己确实脸色苍白地出现在下一级的毕业照中,面色不是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