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第2/3页)

“我试试。”

村里的鸡鸭鹅都是放养,一般人也不会祸害别人家的家禽。

放养完全可行。

只要警告这群鹅,不让鹅欺负老人孩子就行。

陆岙不含糊,直接跟鹅沟通起来。

随着他龙形越来越大,跟小动物沟通起来也越来越顺利。

确切来说,并不是沟通,而是碾压。

他龙形大一点后,意志碾压起比他小的那些小动物要容易得多。

当然,这仅限于那些意识比较明显的小动物,对于小鱼小虾小螃蟹之类的小动物则完全不管用。

看完鹅,两人过去看菜。

他不在这几天,宋州帮他把菜管理得很好,菜园子里面一片郁郁葱葱,枝头都挂满了蔬果。

陆岙过去看了一圈,发现好多菜都老了,或者快老了。

他将菜摘到篮子里,“好多都老了,太可惜了。”

“用来喂鹅就行。”

“也是。”陆岙说着又看了一圈,“不过剩下的菜依旧有点多,我等会给村里的老人送一些过去?”

他们村子里大部分都是留守老人跟留守儿童,挺多老人家挑不得提不动,种菜需要拔草浇水施肥等,他们干不动,只能不再不种田。

哪怕种菜,也就种一点点,根本不够吃,许多老人都得挑赶集日再去镇上买菜。

现在还留在村子里的老人,经济条件大多都比较一般。

就算去镇上买菜,老人们也舍不得买那些昂贵的菜,都挑比较便宜的时令蔬菜买,来来回回也就茄子豆角那几样。

陆岙在村子里不怎么说话,不过看见哪位老人需要帮忙,都会顺手帮一把。

修电器,换灯泡,送煤气,看见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陆岙一般不等人叫,就会主动过去帮忙。

村里的小孩看他沉默寡言,人又冷峻,不怎么敢跟他说话。老人们都清楚他心好,看见了就会拉着他聊两句。

宋州清楚他的性格,听见他问,笑了笑,“你想送就送。”

陆岙嘟囔一句,“毕竟是我们一起种的菜嘛。”

宋州闻言心情更好了些,“那我跟你一起去送?”

“行,你帮我一起摘菜吧。”

“好。”

陆岙补充一句,“差不多大的都可以摘,今天一次性摘多点。”

宋州拿了个筐子,挑了一畦菜田,摘起菜来。

陆岙这边种的蔬菜有二十多种,最高产的就是西红柿、茄子跟辣椒。

冬瓜南瓜这些不算高产,但每一个都很大,一个就够分好多人。

陆岙带的两个筐子一会儿就装满了,剩下的菜没法装。

宋州见了,只好回去将三轮车开了过来。

时隔一个星期,陆岙这三亩田多田里,光菜就收到了七筐,堆在三轮车车厢里,堆了满满当当。

一般人家要割稻子才能有这个收获。

摘了菜之后,他载着宋州挨家挨户给村人送菜。

老人们看到他都很惊讶,以为他还在海上,没想到那么快就回来了。

陆岙将菜送出去,很多老人不愿收,让他自己吃。

他食量之大,在整个镇上都有了点名气,很多老人知道他多半吃得完,不愿意占他便宜。

陆岙硬将菜留下,老人们则会给他回礼,一块糍粑,一碗酸菜,一袋萝卜干……各种各样的回礼塞到他手上,他走了一圈下来,竟也收到一小筐回礼,其中还有一块上好的火腿,价格比他总送出去的菜还要高。

火腿是王怀英送的,这位老人丧偶独居,唯一一个儿子在海外工作,时不时会寄些好东西回家。

她舍不得吃完,倒舍得送给陆岙。

陆岙推拒不成,只得收下,打算下次过来多送几次菜。

两人回到家,陆岙掂量着火腿,道:“刚好要做炭烤响螺,火腿正能用上。”

碳烤响螺并不是放蒜蓉或者直接干烤,它需要在烤的时候往响螺里放高汤、火腿、肉丁、黄酒等慢慢烘烤,等汤汁烤干了,里面的螺肉才能拿出来吃。

陆岙上午在镇上没看到什么好火腿,只买了猪肉,现在正好配上。

宋州过来给他打下手,盯着盆里的响螺,问:“这十二个响螺怎么分配?”

“炭烤七个,爆炒三个,白灼两个。”陆岙早就打算好了,“白灼吃本味,我们一人一个尝尝就行,不用做多。”

“那我过来帮忙打下手。”

“我先将汤汁准备好。”陆岙指挥,“你先生火。”

用来烤响螺的高汤陆岙中午就开始炖了,一整只土鸡放在锅里,除了生姜跟葱结之外,什么都不放。

鸡汤先用大火烧滚,而后用一整炉炭火慢慢炖了一下午。

现在揭开锅盖,鸡汤还温热着,不过一大锅汤水已经炖成了小半锅,黄澄澄的鸡汤留在锅里,闻一下都能感觉到里面的鲜甜。

陆岙取出整只鸡,往里面加肉丁火腿黄酒等,耐心调成烧烤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