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第2/4页)

正在这时,一枚马鞭拦腰卷到,提起大皇子,将他一甩,瞬间将人甩在马背上。这正是部下来救,在千钧一发的时候将大皇子从巨象脚下捞了出来,两人合乘一骑,沿着道路标记直冲进流莺谷。

大皇子扭头环视战场,略略清点,便知此次损失不小,心如刀割一般。

“接应我们的人怎么还没到?”

他嘶声大吼,声音里一半是焦灼一半是懊悔。象兵竟如此厉害,巨兽能震住久经战阵的军马,这实在出乎他的意料。

而身前他最忠心的部下却道:“大殿下勿恼——你看那山上!”

大皇子闻言抬头望去,只见流莺谷两侧的山峰之上,事先埋伏好的炮膛已经亮了出来,手持火铳的士兵也已经纷纷瞄准,只待南夷的象兵进入射程。

“我们的努力和牺牲……不会白费……您说的!”部下大声吼了回来。

果然,只听轻轻的“突”一声响,兀自提着那枚手铳的南夷土兵头领往后一翻,直接掉出坐笼,落在象群脚下。发疯般狂奔的象群哪里还能分辨敌友,照样一脚踏了上去。从此这群南夷象兵群龙无首,余下的兵虽然在努力控制座下的巨象,但是无人发号施令,也无人指点下一步该向何处去。

这些象背上的土兵却还在继续一个接着一个地倒下去,从坐笼中滑脱,掉落在地面上,被后来的巨象踩中,成为一团肉泥。

偶尔有一个两个,没从坐笼中掉落的,却也多半毫无生机地挂在坐笼之中。他们的同伴上来检视,往往只能见到一个小小的伤口,或在头上,或在胸前,但却一击致命。

“是火铳!”

有个混着象兵之中的南安王部下突然大声用南夷土话说出来?

其余象兵却瞠目不信——骗人呢吧?

他们那头领此前从南安王手中得了一枚手铳,射程只有几十步,使起来铅子乱飞,稍不留神就误伤旁人。但是南夷土兵们已经视这兵器为神物,因而相信跟着南安王混不久就能把这天下给一股脑儿打下来,因此从南夷上来之后,就一路跟着他肝脑涂地地混着。

可是眼前这些,比手铳准,比弓箭射程远,百发百中,威力恐怖,完全颠覆了南夷土兵们对兵器的认知。

一样都是火铳,可是差距咋那么大呢?

南夷土兵自然不知道对手手中的这些火铳不比他们头领得到的手铳,滑膛铳和线膛铳的差别在于线膛的存在能够在膛内令弹头飞快地旋转加速,从而极大地增强了射程与精准度。

但他们已经没工夫考虑这许多了。南夷头领中弹之后,巨象们就像是没头苍蝇一样四处乱撞。象兵们不敢造次,纷纷努力约束座下的大象。

象群的脚步慢了下来,面对三面环山的谷底,即便大皇子的旗号就在眼前,南夷象兵也都不敢恋战,已经有人在努力控制着已经清醒一二的巨象掉头。

但是他们已经彻底失去了脱离战场的机会。就在南夷象兵将进未进草莺谷的时候,两翼山头上一早埋下的巨炮发了威。只听“砰”的一声巨响,紧接着是“咻”的一声尖利划过耳鼓,最后是一声震天动地的轰鸣。

炮膛里飞出的不再是什么实心球,黑沉沉的飞弹一旦在象群身后落下,便立即迸出火花,四散炸裂,并且发出一声巨响。

这岂不比手铳的威力要大上千百倍?

象群一下子受了巨大的刺激,已经稍稍冷静下来的巨象再次受了惊,不辨来路,不顾一切地向前猛冲,迅速进入草莺谷。

草莺谷内全都是纵横交错的道路,和极难辨认的隐性沼泽。前象奔着奔着,突然身子一歪,背上坐笼中的象兵就甩了出去。

巨象踉跄几步,还能尝试着从一潭软泥中拔足,踏到硬地上来。但是后头红着眼的象群根本刹不住脚,撞到前象身上,便是两只庞然巨物一起滚落泥淖之中的景象。

山头上的巨炮响了数声,就将整队象兵全部赶进了草莺谷。

这时大皇子和他的手下已经奔到了预定的安全地带,他手下所有生还的骑手都奔了回来,准备沿着一条羊肠小道撤离,回到位于永安州的大营之内。

在脱离危险之前,大皇子从属下坐骑上一跃而下,立在实地上回望草莺谷的景象。

现在这座草莺谷已经成了一座修罗炼狱。巨象们源源不断地冲进来,前赴后继,纷纷陷入泥沼,无法动弹。象兵们跃下坐笼,站在实地上伸手拉拽,想要把这些巨兽从泥沼中拽出,但往往是无计可施,徒呼荷荷。

象越聚越多,已经渐渐没顶的前象便成了后象的踏脚石,巨象们踏在同伴的身上不顾一切地进入山谷,进入那些未曾涉足的沼泽地,继而成为后来象的踏脚石。也有巨象灵性尚在,伸出长鼻与巨大的长牙,想要拦阻后来的同伴,但是被火炮惊红了眼的疯象冲上来却与自己的同类一阵撕咬缠斗,便是双双落入泥潭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