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第2/3页)

他们找了向导,问清楚路径,傍晚的时候出发前往桃源寨。

桃源寨目前存在有夜禁,申时三刻之后,外来的乡民必须决定是在桃源住宿,还是离开桃源。按照铜环三六的经验,在那个时刻之后,整座桃源寨就会陷入一片黑暗与静谧。他们唯一需要料理的,就是家养恶犬。

他们到达的时候,已经过了申时三刻。铜环三六却惊讶不已,怎么这么亮堂?

确实,桃源寨各处亮堂得不像话,家家户户都亮着灯。蹲在寨子对面的山里,铜环三六清清楚楚地看见村寨、房屋、道路沿着山势向远处延伸开去。

除了亮堂堂的村寨之外,最要命的,是桃源寨的道路,这桃源寨的道路两旁,安着一盏又一盏的明灯,将道路照得与白昼一般明亮。这些明亮的道路上不断有人走动,隐隐地能听见路人们的欢声笑语。很明显,夜归的村民丝毫不畏惧黑暗,这道路两旁的明灯正照着他们安安稳稳地返回自家。

铜环三六整个人跟傻了似的,心想,那道路两旁的灯究竟是什么做的?

他还从来没见过,入夜之后这么明亮,又是这么宁静安逸的村寨;也从来没见过哪家村寨能在道路两旁点亮两排这样的明灯——通常都是灯笼什么的,可是灯笼的光线哪里能及得上这个,又亮又稳定,即便是风吹着也没有任何影响。

“三六,你说咋办?”铜环三六的同伴凑过来问。

他们这些做山匪的,都只晓得一个“月黑风高夜,杀人放火天”,可是今日确然是月黑着,风挺高的,但眼前的寨子却跟白天一样亮堂。

在阴暗的地方待惯了,便本能地害怕光明。

铜环三六看了看,道:“再等等。看看他们待会儿会不会给那些路两边的灯换油,挑灯芯……剪烛花。”

同伴看了一眼铜环三六,默默地蹲了回去——大家都知道那寨子里的路灯绝对不可能是油灯,也不可能是蜡烛。但现在谁也没办法:寨子里的道路都被照得明晃晃的,道路上有年轻的乡民来回巡视,道路附近的区域稍有点儿动静,就能被巡视的乡民发现。现在看来,他们竟是没法儿靠近半步。

等了一个多时辰,铜环三六的脚都麻了,那灯的状态却一点儿都没变,不需要人挑灯芯,不需要人剪烛花……根本不需要人照顾。甚至连寨子里道路上的乡民都已经全都回家了,只留下那几个戴着袖标的年轻人正在来回巡视。

铜环三六觉得无比气闷,出师不利,他在这里蹲了恁久,竟连怀里的加料包子都还没用上。

突然,他身边的同伴忽然“啊”的一声叫了出来,紧接着铜环三六也觉得脚上有什么凉凉滑滑软软的,从他小腿旁侧就这样滑了过去。

“蛇!”铜环三六大叫一声,同时晃亮了手里的火折子。他们带了熏蛇的药物,只是此前怕被人发现,所以没敢点。

“三六,我最怕蛇!”铜环三六身边那名同伴这时快要哭出来了,两人点着了熏蛇的药物,一阵拍打,随后在铜环三六手中火折子的光线照耀下,依稀看见两三条菜花蛇匆匆游离。

“老娘嘞!”铜环三六感叹一声:幸亏不是什么毒蛇。

但他们却已经暴露在了桃源寨巡逻的稽查队员眼中。

好几个人同时道:“什么人?!”

铜环三六立即晃熄了火折子。两人所在的位置一片黑暗。

然而稽查队员却并未放弃刚刚发现的线索。当即有人抄起火把,匆匆朝铜环三六刚才待过的地方赶过去。

今晚负责值夜的稽查队长是王二郎。一旦发现正对寨子的山坡上有情况之后,他立即发出讯号,要求稽查队分布在整个寨子的巡逻队立即出发,巡视各处战略要地、关键岗位。

同时他留在原地等待前往山上查看的几个稽查队员的回报,警惕地防范各种调虎离山的企图。

不一会儿,山上的人下来,手里拎着一包东西,向王二郎回报:“队长,没发现人,应当是早就跑了,只有这么一包东西留在地上。”

王二郎小心地打开包袱,见到了里头装着的包子,早已经冷透了,但是轻轻捏开,还是往外滴油,闻起来也能闻到些许肉香。

“将这个立即送去潇湘书院,给桂教员进行化验。”王二郎严正警告,“你们千万别贪嘴,可能有毒。如果我猜得不错,是用来毒狗子的。”

他手下的稽查队员听到类似“化验”这样的高级用语,立即肃然起敬,大声说:“狗子这么可爱,谁敢毒他们就是与俺们稽查队过不去。”说着便提着包袱去了。

王二郎留在原地,心里一阵激动,又是一阵紧张。他意识到,此前贾放提醒过的,可能会有山匪前来桃源寨“踩盘子”的事,现在终于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