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本经(第2/2页)

炎松冈的嘴唇动了动,没有说话,双目微微泛红。

荀香要上前,却被淳于翌拉住。淳于翌低声说,“给他们些时间。”

“大哥,你想回湄洲吗?还记得当年我初进家门,被你和二哥放在房梁上的水淋得浑身湿透……如果没有淳于文越,没有宇文云英,没有家族责任,没有这一切的一切。我们是不是会一直在湄洲,过着快乐而又平凡的生活?”炎如玉低头看着炎松冈,含情脉脉。炎松冈仰头看着炎如玉,泪珠从眼角滚落。铮铮铁汉,也抵不过这蚀骨销魂般的温柔。

荀香的鼻子莫名地有些酸,眼睛也湿了。她觉得是这里的风太大了。

炎如玉忽然回过头来,看向淳于翌,轻声道,“若是将来有机会再遇见瑾,请代我转告,我……对不起她。希望她不要像我一样,一步走错,满盘皆输。”

淳于翌点了点头。

炎如玉忽然站了起来,双手环抱住炎松冈,低声说,“大哥,我们回家。”然后身体便用力地向后仰去。

荀香下意识地往前疾走了几步,想要拉住他们,却只接住了一条丝巾。上面绣着一句诗,“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荀香不知道为何哽咽起来,趴跪在悬崖边,手里紧紧地抓着那条丝巾。淳于翌走到她的身边,跪下来,双手环抱住她。

断肠崖边断肠人。自古有多少英雄好汉爱江山也爱美人。其中为了江山放弃美人的不计其数,而为了美人放弃江山的,却寥寥无几。真爱难求。他们忘记了,也许此生只有那一次的红袖添香,停留在那年,永远不回再回来了。

回凤都的路上,荀香和淳于翌的心情都很沉重。虽然炎氏是罪有应得,但悬崖边的那一幕却让人不甚唏嘘。千辛万苦地来到那个人的身边,知道结局是必死,却仍是想要死在一起。这样的心意,若是在当初逃离凤都的时候就有,也许结局会完全不一样。也许在临死前,炎松冈也曾后悔过,然而人生毕竟不能再书一遍。

前方的战报每日都会送到马车中来,叛军方面似乎并不知道炎如玉救人的计划,仍在炎松林的指挥下负隅顽抗。萧天蕴几次要求派飞鹰骑进入大佑支援,都被淳于翌一遍遍的婉拒。

另一方面,淳于翌要交出政权的消息,不知为何在凤都中传开。上至朝堂,下至黎明百姓,各个都人心惶惶。徐望山闭门不出,朝堂之上全由萧沐昀和徐仲宣主持大局,所有人都在等着淳于翌回去。

荀香和淳于翌到达凤都的那天,百官在城外跪迎。淳于翌步下马车,看着眼前黑压压的人群,内心忽然无比沉重。国虽然未亡,却也要改朝换代,这些人,因为他的一个决定,做了亡国之奴。

淳于翌往前走了几步,每一步仿佛都有千斤。荀香留在马车旁边看着他的背影,觉得那些无形的重量,那些艰难的选择,已经几乎要将这个男人压倒。淳于翌在与百官隔着几步远的地方,也跪了下来。

百官纷纷伸手,口中念着,“臣等罪该万死,太子殿下快快请起!”

“殿下快快请起!”

此起彼伏的喊声和当年崇政殿上山呼万岁的喊声一样壮观。

“你们听我说!”淳于翌大声说了一句,百官渐渐安静下来,静静聆听着。

“是翌无能。为君者,为社稷百姓鞠躬尽瘁,本来无可厚非。若仅我一人,当流进最后一滴血,保家卫国。但为君者,亦当为天下百姓谋福祉,以苍生为己任。离开凤都之前,我心中仍然摇摆不定,真正让我下定决心的,是在回京的路上,看到饿殍遍野,难民遍地。以我大佑如今的国力,以我个人的能力,无力抵抗大梁的铁骑,若我倾举国之力,强行与大梁对抗,结果便是像如今的西凉一样,曾经繁华的城池变成一座座废墟,西凉人几乎消失殆尽,那样才是真正将祖宗的江山,数百年的基业,毁于一旦!所以……我请求大梁皇帝,善待你们,善待大佑的百姓,以他的德行天威,必能将往日的辉煌山河,再次带回来。”

百官中渐渐响起了哽咽的声音,几个年迈的老臣,甚至嚎啕大哭了起来。

“翌不想,却不能不做出这样的决定。翌,是将大佑国祚亲手断送的人。这个千古的骂名,便由翌一人来背!希望各位,高瞻远瞩,高风亮节,能够勉力成全!”淳于翌额头抵地,对面的百官,也纷纷匍匐在地面上,一时之间,凤都城外,满是悲伤萧索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