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起本经(第2/2页)

萧天蕴轻轻地晃了晃手里的黄金飞鹰,那两颗红宝石的眼睛,好像凝结着薄薄的水雾。既然不能拥有,不如成全。

荀香气冲冲地走出客栈,一口气跑了几里地。待她发觉的时候,发现居然已经出了城,到了白马寺的山脚下。山上传来晚钟声,日薄西山。黄昏安谧美好,周遭的景物叫人心灵宁静,连鸟儿清亮的啁啾都彷如天籁。

几个下山挑水的小和尚从她身边经过,说说笑笑的,言辞间似乎关于淳于翌。荀香不由自主地跟着他们往山上走,有意无意地听着他们聊天的内容。

“你说殿下政务那么繁忙,为什么还坚持每天到寺里面来啊?”

“你说后山那里到底放着什么东西?为什么方丈好像每日都在那里面诵经,却从来不让人进去的?”

“前阵子不是说先皇后的灵柩在那里吗?”

“唉,反正寺里的师兄们都守口如瓶,我倒是很好奇呢。”

“我听说,后山有时候会传出婴儿的啼哭声,是不是闹鬼啊!”

几个小和尚都不禁打了个寒战,一直念阿弥陀佛。

白马寺中的香火依然很旺盛,老旧的院墙边,几棵苍天古松,似乎承载着历史久远的厚重。烟雾飘渺中,诵经声像是来自天外。荀香凭着记忆走到后山,刚好看见空禅从山上下来。空禅看见荀香先是愣了一下,然后行了个礼,“阿弥陀佛。”

荀香连忙回礼,“大师,好久不见了。”

“施主别来无恙。”

“拖您的福。”

空禅的双目慈悲犹如大雄宝殿上的佛祖,“施主即来此地,想必是心中有些疑惑。欲寻答案,不如深入此境。山穷水尽,亦或柳暗花明。”空禅说完,向荀香行了个礼,就径自离开了。

荀香抬头往山上看了看,不由自主地迈动脚步。想不到守山门的两个和尚竟没有阻拦她。不知道是他们还记着她,还是因为方才空禅的一番话。

穿过桃林,依旧是那间小木屋。屋子似乎翻新过,屋外又栽了几棵柳树。

荀香推开木门走进去,见里屋的榻上放着被褥,还有一个摇篮。摇篮里面也是整齐地放着一些婴孩的衣物,还有一只鼓。

她不禁伸手摸了摸那些精致的衣物,心想自己的孩子若是还在世,也该这么大了吧?也许已经会走路,张开双手撒娇要她抱了吧。

她环顾了下屋子,发现后门洞开,就好奇地走出去看。

后面是一片茂密的树林,不知栽着什么树。在入口的一颗大树下,一人席地而坐。他好像正在制作什么,面前放着一个木质的东西。荀香走近了一点,发现那个东西是一只民间孩子最爱玩的木马,做工虽然稍显粗糙,但可以看出制作的人极为用心。

淳于翌觉得有人挡住了视线,抬起头微微眯着眼睛看了看,顿时愣住。他连忙站起来,不知该做什么解释,只是直觉把手背在身后。

荀香问,“病还没好,出来干什么?”

“……我只是来散散心。”

“你做木马干什么?何况堂堂太子,找个木匠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吗?”

淳于翌低头看着木马,犹豫了一下还是说,“我答应念儿,要在这个月给他做一个木马,若是不做好,他恐怕会生气。”

荀香愣住,“念儿?他是谁?”

淳于翌深呼吸了一口,直直地看着荀香,“我们的孩子。”

荀香伸手捂住嘴巴。她从来都不知道,淳于翌居然知道那个还来不及出世的孩子的存在。淳于翌接着说,“我不知道他是男孩儿还是女孩儿,就帮他取了个小名。在梦中,他的长相很模糊,但是我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见到他。他叫我爹爹,上次我答应他给他做一个木马。”

荀香的眼眶有些湿润,只低低地说了声,“傻瓜。”为了一个根本不存在的孩子,这么尽心尽力,值得吗?

“香儿,对不起。若不是我没用,我们的孩子也不会……”淳于翌伸手按住额头,深深的自责。他手上因为做木工而划破的一道道伤痕,就这样清晰地映在荀香的眼里。荀香忽然说不出话来,只是冲上前用力地抱住他。她哽咽道,“傻瓜,别再做这些傻事了。你的手是用来握笔,用来批阅奏折的,处理国事的,不要这样糟蹋。”

“香儿……”淳于翌也用力地回抱着荀香,低声说,“我不知道我能为你们做什么,能为孩子做些什么。这么做,好歹能让我的愧疚感减轻一些,哪怕只有一些……”

荀香仰起头,狠狠地吻上淳于翌的嘴唇。转瞬之间,桃花绚烂开满了整片天地,旖旎不知人间几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