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本经(第2/2页)

,不上报朝廷,就靠着打劫过往的商队过活呢!现在谁还敢往酒泉那块走!这事情,保证大佑的凤都那边一点风声都听不到!”

第一个人复又叹气,“荀家军不把着大佑的西大门,果然就是不行!大佑的皇帝真是昏庸!冤枉忠良,还有什么人肯为他卖命!”

第三个人又抱怨道,“是啊是啊,还挡着我发财的路,真是想一想就火大。”

淳于翌一边听,一边皱起眉头。顺喜本来在吃饭,越听越觉得口里的饭菜不是滋味,再加上对面的淳于翌一口没动,他也只能乖乖地放下筷子了。“公子,你在想什么?”

“小顺子,明日你带着我的口谕,启程到鹰城去,调动那里的军队。”

“奴才独自去鹰城?那公子呢?”

淳于翌低声说,“我要先去酒泉,微服探查一下情况。若他们所说的属实,我要严办当地的官军。为了以防万一,需要军队的帮助。”

“那怎么行!”顺喜激动地站起来,周围的人都纷纷地看向这边。淳于翌拉着顺喜坐下,低声说,“时间紧迫,你我必须分头行动。若你的动作迅速,我不会有什么危险。”

顺喜仍然不放心,“可是在大漠很容易迷路!奴才不能让您冒这个险!”

“我去过月牙泉几次,对大漠的地形还算熟悉,最差还可以跟着商队。我今夜就要出发,你好好休息一夜,明早马上动身去鹰城。记住,到鹰城找一个好的向导。。”淳于翌说完,没有等顺喜再说出什么反对的话,就转身上楼去收拾行礼。他知道荀香如果离开燕京,一定会往敦煌的那条路走。大漠对于一般人来说,可能是个可怕的地方。但对于荀香来说,却是她自小长大的故乡。没有人会比她更熟悉那里的地形。

但她知不知道酒泉现在一团乱?她一个弱女子,要怎么对付流寇和酒泉当地的官军?淳于翌不敢再往下想,只想马上动身,好快一点追上她。

*

荀香和绿珠离走出上一个小镇,已经过了几天。她们走了很远的路都没有碰到商队。小镇中的大嫂曾经好心地提醒过他们,西凉被灭后,酒泉一带变得很乱,经常发生打劫商队的事情,已经很少有商队会走这条曾经最为繁华的商道了。

荀香还想多问问情况,大嫂却也知道的不是很清楚。她分析当下的局势,觉得如今已经很接近敦煌,贸然回头的话,可能还会遇上萧天蕴

的追兵。既然如此,还不如去碰碰运气,也许匪寇看他们这一身穷人的打扮,就不会来打劫她们呢?又或者,在酒泉会碰到曾经的故人呢?

抱着这样的侥幸心理,荀香和绿珠一路安全地通过了废弃的敦煌,慢慢地往酒泉城的方向行进。到酒泉城之前,会经过虎跃关。这里本来是战时的驿站,专门负责敦煌前线的军报传送。敦煌废弃了之后,虎跃关成为了大佑西边的第一道防线。

守卫虎跃关的将领还算耿直。因为受不了酒泉城里头的风气,自请调来守关。他检查了一下荀香的马车,例行公事地询问了几个问题之后,好心提醒道,“两位姑娘还是再绕道回去,从鹰城回大佑比较好。前面的酒泉乱得很,恐怕会有什么不测。”

绿珠一路上本来就提心吊胆的,听到守关将领这么说,心中更为忐忑,不由地抓住荀香的手臂,“小姐,不如我们……”

“多谢将军的好意,但我们有急事入关,再绕回去,恐怕会误了正事。”

将领沉吟了一下,叫来两个士兵吩咐道,“你们送这两位姑娘去酒泉城。无论发生何事,尽量保护她们安全。”

荀香连忙拒绝,“将军,不用了!若是到时连累几位,就实在是过意不去了。”

那两个士兵中的一人,长得瘦瘦高高的,年纪好像还很轻,“姑娘不用在意,保护来往百姓的安全,是我们的责任!何况你们两个姑娘家,着实让人不放心。就让我们送你们一程吧!”

另一人长得壮实些,好像不是很高兴,但撇了撇嘴,没有说什么。

荀香见推辞不过,只好答应,并再三表示感谢。临走,她问那个守关的将领,“我能问一下你的名字吗?”

将领愣了一下,脸上有些红晕,“我叫杨虎。”

荀香抱拳道,“他日若有机会,定报答你的恩情。看见你,我总算还对大佑西边守关的军队,抱有那么一丝丝的希望。”

杨虎抱拳道,“谢姑娘。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