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本经(第2/2页)

过,他此生只能有我一个女人。既然他另娶他人,破了誓言,我也没必要苦苦纠缠,不如与你相敬如宾,清淡一生,也无不可。”

淳于翌看着她柔弱却异常坚毅的背影,像是一只破茧的蝴蝶。这个享誉大佑的才女内心深处有不为人知的固执。这一点,作为十年好友的淳于翌最清楚。他叹了口气,立刻转移了话题,“总之那丫头要是来找你,你就帮帮她。”

李绣宁转过身来,舒然一笑,“在大部分人看来,宁儿可是太子殿下‘最宠爱的女人’。你这么肯定,太子妃会心无芥蒂地来流霞宫?”

“别人我不敢说,但她不会有这样的芥蒂。”淳于翌站起身来,“我走了。”

“恭送殿下。”李绣宁行了个礼,目送淳于翌走出流水亭。她的掌心,握着那只白玉兰,心中微微一痛。

“宁儿,这世间,只有兰花才配得起你。”

“宁儿,待有一日皇兄不再需要我,我定陪你浪迹天涯,把这凡尘的山水都看遍。到时,你是否就肯为我画一副妙笔丹青?”

“宁儿,等我。不出三月,我一定来府上求亲。”

言犹在耳,掌心似乎也还留有那烫人的热度,但那个许下山盟海誓的良人,却已经另娶他人为妃。

李绣宁涩然一笑,子陌,你的新妃,是否比我好上千万?你是否拥别的女人在怀,说这些以前对我说的情话?

此时,珊瑚匆匆地跑过来,李绣宁连忙侧头,轻轻拂去眼角的泪珠。

“娘娘,那个叫小蛮的宫女又来了。”

李绣宁把手中的兰花决绝地掷入湖中,淡淡地说,“不见。让她以后别再来!”说完,便快步离开了流水亭。

*

荀香自回了瑶华宫之后,就在殿上走来走去。什么孟子,良子的,她总共就会念一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居然还要考?臭太子根本就没打算带她出宫!

绿珠见荀香神情忧郁,便好心地说,“小姐,您有什么烦心事,不如跟奴婢说说?”

“绿珠啊!”荀香真诚地拉住绿珠的手,双目发光,“你会不会《孟子》?”

“读是读过,不过记得不深了。小姐,殿下又要考你了吗?”

荀香抓了抓头发,又开始来回踱步,“是啊!而且这次通不过的话,我就会气死的!他

怎么就能想到这么不入流的手段呢?背了《孟子》以后就变成文人了吗?还是这次他去永川要用到《孟子》?泡温泉用他大爷的《孟子》啊!”她一个人在那自言自语,“我得找人帮帮我才行。表哥虽然很厉害,但要准备出使西凉,肯定很忙。要不要找东宫里的人……绿珠!”她忽然高声叫道,绿珠连忙上前,“是,小姐。”

“李绣宁是大才女,《孟子》她应该很熟吧?”

谁知绿珠听了却连连摆手,“小姐,使不得,使不得!那李良娣是太子最宠爱的女人,说白了,就是您的头号敌人,您怎么能去请教她问题?”

荀香拧着眉头,“为什么她是太子最宠爱的女人,就要是我的头号敌人?真是牛头不对马嘴。”

绿珠恨铁不成钢地说,“小姐呀,这东宫里的女人,都要争太子一个人。你们是做不了朋友的。”

“胡说!争太子干什么?能长肉么?能生钱么?我看那个李绣宁跟我一样,根本对争太子没兴趣。罢了罢了,我跟你讲不通,我自己找她去。”荀香说着,转身去书架上取了《孟子》,大踏步往宫外走。

“小姐!”

“绿珠啊,你就别拦着我了。只不过问她《孟子》,她又不会把我吃了!”

“小姐,您听奴婢说!”

“不听不听!”

绿珠见拦不住荀香,又实在不放心让她一个人去,索性就跟在她的身边。

荀香到了流霞宫门口,托守门的内侍去通报一声。绿珠不满地嘀咕,“小姐,您是太子妃,直接进去就成了,还通报什么呀?”

“现在是咱们有求于人!冲进去是要去打架吗?”

绿珠叹了口气,知道是对牛弹琴,索性也不再说什么。

过了一会儿,李绣宁亲自到宫门口迎接,“臣妾见过太子妃。”

荀香连忙伸手,“免礼免礼!”

“不知太子妃大驾光临,有何要事?”李绣宁仍然恭敬地问。

荀香掏出袖中的书,嘿嘿干笑了两声,“不耻下问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

昂,不留言的都是坏人!!!所以我从来不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