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第2/2页)

“就是,只要三郎别嫌弃舅舅是个土力刨食的泥腿子就行了。”

“他敢!”陈母厉声道,“他要是这么没良心,我第一个就不会放过他的,就算是是举人,如果敢不孝,老娘也敢打断他的腿。”

陈述听见陈母的厉语,知道陈母这话是假的,但是也隐隐感到腿好痛。

陈述只得摸摸鼻头,悻悻的站起来做了个保证,“娘,舅舅,你们放心吧,我陈述不是这么没有良心的人。”

“我们知道,我们家三郎是个孝顺的孩子,别听你二舅在哪胡言乱语,他就是酒喝多了。”王二舅夫郎刘氏深怕惹得这个举人外甥生气,心里有疙瘩,连忙解释着。

“对,对,我们三郎可是个大孝顺的孩子,不然你们看那么多读书人,怎么就我们三郎考上了举人。”王小舅的夫郎秦氏也不落后的夸赞。

他们还要指望这个举人外甥帮他们找个挣钱来源,看看陈氏,这个冬天因为这个外甥他们赚了好多钱,过来个好年。

只要举人外甥给他们这几个舅舅稍微想个法子,他们的儿孙以后就不会再过穷日子了,说不定孙子们还可以去上学,王家再出一个读书人。

陈母听着嫂嫂们夸奖自己的儿子,高兴的嘴巴都要裂到耳朵了。

“你们先听我说,先前当家的给你们送来的豆腐豆芽豆皮这些你们也都吃过了,也知道这是我家三郎从古籍上看到的方子,以前从来没出现过。”

说道这,陈母看着三个哥嫂都紧张的看着她,也没有卖关子,“三郎跟我商量后,决定把这几个方子送给你们。”

陈母这话一出,王家几个舅舅之前就被陈父年礼上门时稍微透露一点消息,倒是不惊讶了,但是几个舅姆不知道,惊呼的叫了起来,“真的!”

“嗯,这是三郎专门给我们王家想的一个出路,也是为了报答这些年你们几个舅舅舅姆的帮助。”陈母是无时无刻都在帮儿子刷好感。

“你们先坐下,听小妹和三郎怎么说。”王二舅拉了拉兴奋过头站了起来的夫郎。

“对,对,我不说话了,小妹你说。”二舅夫郎赶紧挨着当家的坐下,紧张的望着陈母,深怕她先前说道话是骗他的。

“这事,三郎给你们出了两个主意。”陈母望着他们说道。

“第一,你们一家选择一个方子,然后各自挣各的钱。”

“第二,你们三家人合伙,赚的钱平分。”

王家三兄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在想法小妹说出的话,几个妯娌也在埋头思考,到底是各自挣各的钱好,还是合在一起平分的比较好。

最后还是王大舅出声,“三郎,你是举人老爷,这法子也是你出的,你觉得舅舅们该怎么选择的好。”

陈述听了后,便把这两个法子解释了一遍,“这个选择我没法给你们选择,只能靠舅舅舅姆你们自己选择,不过我可以给你们解释这两个选择的利与弊。”

“各种分开的好处是,可以避免为了钱财不均匀闹的几家不和,拿了方子回家自己做,挣多挣少就看运气了,但是在你们选着方子时,要商量好,不要选着好后,我家挣的钱不如你家的多,就要闹着换方子,这肯定是不行的。”

“合在一起呢,就是方子不分开,你们三家都出钱财,办个小作坊一起生产,至于出的银钱多少就要看你们能拿的出多少.......就按照这种比例,出的钱多股份就多,钱少股份就少,除去本钱每个月的工钱,还有作坊的预留银子后,剩下的纯利润按照你们三家的股份分红。”

这个法子其实就跟陈氏办卫生纸作坊一样的分成方式。

陈诉把两个选择的利与弊说的清清楚楚后,就看王家三兄弟怎么选择。

其实就陈述个人来看,希望他们能选择后面股份这个方法,毕竟在这里一切都是靠人多势众。

王家本来就是外来户,人口较少,如果三家人还不团结要各自分化,那肯定挣不到大钱的。

就在王家三兄弟考虑时,炕上的老爷子突然开口了,“你们还在想什么?三郎已经给你们说的清清楚楚的了,就选第二种,你们三兄弟一起干,俗话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我们王家本来就是外来户,没啥人,要是你们三兄弟还不团结,那我们王家是没有出路的。”

老爷子在他眯的迷迷糊糊时,听见女儿说跟三个儿子找了个出路,他的酒立即醒了。

再后来听见外孙的两个法子,老爷子立马明白该怎么选择是对他们王家有好处。

毕竟他年龄大了,见过的事多了,眼界也在哪里,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话还是有依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