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折 风起青萍(第4/21页)

“燕颍大学的校长为了保学生出来,自己都被关进去了。”

星意听到有同学在私下议论,心底微微一紧,不知道赵青羽被抓进去没有。他伤势这么重,必然是要进医院的,军警去医院一查就能知道原因。

“这回是颍军的参谋长顾岩均亲自坐镇,已经和北平政府和日本人保证了,一个月内就平息此事。”

“顾岩均是叶楷正叶督军的姐夫吧?”

低声说话的两人是班内的两个男生,平素就喜欢议论政事,其中一个叫王念,小道消息极多,大伙儿也爱听他说些军政秘闻。

“督军?”王念撇了撇嘴,“我看是傀儡吧?群龙无首才推了他出来。瞧着吧,过段时间,局势定了,他一准被罢免——划出租界这件事是经过他手的,年轻又懦弱的督军,哪能服众啊?”

星意听到那些名字的时候,觉得离自己十分遥远。她自小在下桥生活长大,廖家并非巨富,但祖上出过状元、举人,在当地算是极有名气的家族。用爷爷的话来说,富不富贵不重要,廖家一直是书香门第传家,子孙要读书,能读书才是要紧的。

星意自幼父母双亡,是爷爷抚养着他们兄妹俩长大。廖家在下桥以及附近都有些铺面生意,衣食无忧,而老爷子除了打理打理生意,还在当地办了家私塾,不挣钱,但凡是愿意来上学的适龄孩子,都能接受

到教育。

家里有了这样开明的老爷子,且不说长孙廖诣航外出留洋,就连家中唯一的女孩义正词严地提出自己想学医救人的时候,老爷子二话不说便答应了。

星意还清楚地记得,爷爷答应送自己上学那天,幼时隔了一条街的玩伴出嫁了。嫁的是下桥的一个乡绅家的儿子。那会儿她站在门口,看着花轿抬过去,心里五味杂陈。

嫁了人,是不是意味着这一生就这样被禁锢在了这里?

生孩子、侍奉公婆,明明还有那么多年,却仿佛已经看到了头。

星意打了个冷战。

老爷子在下桥是极有名望的,自然要被请去喝场喜酒。他拄着拐杖,走到孙女身边,吹胡子瞪眼:“不是要去考试吗?你的洋文读过了?到时候考不上,就回来嫁人。”

爷爷老是吓唬人,星意吐吐舌头,一溜烟地钻回自己房间温书去了。

到了今天,她也是一样。

军政大事如何,她并不怎么关心。

每一个人,都要做好自己能做的事。

她要考上博和,将来做个好医师,令国人免去病痛之苦。

这是她力所能及的,她便要尽十二分的努力。

这两日都是只上半天的课就放学,星意收拾好了书包,打算回家吃饭。

刚走出校门口,拐了个弯,就听到有人远远地在吹口哨。

她迟疑着停下脚步,往街对面张望了一眼。

有人在对她挥手。

星意眯着眼睛,想要看得仔细一些。已经是深秋了,

那人穿着深蓝的夹棉长袍,围着条黑色围巾,半张脸都藏在了里边,但眉眼依稀还是那日见到过的。

肖诚。

星意一下子高兴起来,左右看看没有车辆经过,便跑了过去。

“肖大哥!”她站定在他面前,“赵大哥没事了吧?”

或许是她多心了,提到“赵大哥”的时候,肖诚的表情有一瞬的不自然,但他旋即笑了笑说:“我们都没事,今天特意来请你吃顿饭,谢谢你那天的救命之恩。”

他指了指身后那家酒楼,星意踌躇了一下:“赵大哥在里边吗?”

肖诚微微笑了笑:“他刚痊愈。”

姆妈还在家里等着自己呢,星意这样想着,又觉得该去见见赵青羽,便跟着肖诚进了酒楼。

这家酒楼往日里生意很好,今天倒不知道是怎么了,冷冷清清的。大概是游行与戒严,到底还是影响到民生了。星意跟着肖诚上了二楼,推开一间小包厢的门,果然看到赵青羽坐着。

他的打扮几乎和肖诚一模一样。就是如今城里大学生或者知识分子普通的装扮,脸色比起那日好了许多,剑眉星目,越发得英挺了。

“赵大哥伤好了吗?”星意高兴地说,“你们没事就好啦,我还很担心你们被当局抓进去呢。”

赵青羽站了起来,斯文地笑了笑:“我们没事。今天特地来谢谢你。”

“不用那么客气。”星意摆了摆手,“举手之劳而已。”

“你的举手之劳,对我来

说就是一条腿。”赵青羽给她倒了一杯茶水,“今日我做东,请你吃顿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