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第2/3页)

他看徐恪方才的模样,大约是有些走火入魔了。

从前听闻他多疑,却不料是有了心魔。

徐恪将林信当做是敌国的对手,要在史书上比过他,要在百姓间比过他。

小时候的事情,他记得不甚清楚。他把自己与林信的相见、林信对他“要做明君”的告诫,只当做是黄粱一梦。

他不信仙界有林信这一号神仙。

他想告诉天下人,亡了国的越国,并没有神仙,只有他才是掌握生杀大权的真正的神仙。

徐恪又多疑。枕水村人,首先忠于林仙君,然后才是皇帝。这样的百姓,不要也罢。

仙君祠外,徐恪翻身上马,亲自带人去追逃亡的百姓。

林信的神像被推倒之后,他吐了口血,想着强撑一会儿,应该也没什么大碍。

便与小雀儿一同,沿着山路去看百姓。

小雀儿不愿意让他再动用术法,抱着他的腰,把他带上一处高崖。

枕水村村中人,与周边村镇逃亡的百姓汇成一条很长的逃亡队伍,此时正经行一处山谷。

山谷两边都是高山,中间地势低,林深树茂。

林信被小雀儿带到高崖上,枕水村的地仙,老道长与柴全也在。周边村镇的地仙都在此地,见他来了,便有了拿主意的人,连忙向他作揖。

“仙君,我们地仙只能保风调雨顺,此事还是要你们天神……”一位地仙轻叹一声,“十年前咱们这儿要被作为行宫,也是仙君想的法子。这次,还请仙君救命。”

一众地仙深揖道:“还请仙君救命。”

这次的事情,与上次的事情,还真有些不一样。

这次事发突然,他一时也拿不准主意。

林信低头,看看高崖下、山谷里成百上千的百姓。

老道长知道他也为难,便道:“仙君,你可千万不能直接插手凡间事务,还是要想个推波助澜的法子。”

林信点点头:“我知道。”

老道长将一卷黄纸交给他:“这是我们几个地仙一起想的路线,仙君看看,若是可以,便请小雀儿化作原形,交给他们主事的人。”

林信正出神,接过画得简陋的舆图,看了两眼。

南下逃窜,要不就是往西,去毒瘴弥散的林间,要不就是往东,渡海赴瀛洲。

林信将黄纸交给小雀儿:“交给林蓁。”

小雀儿却道:“林蓁不在。”

“不在?”林信蹙眉,“他去哪里了?”

“他从前在军营服役,连夜离开,快马加鞭,去了军营。”

林信微怔,想来林蓁是要去军营里鼓动造反了。

做得也对,徐恪无道,是该反了。

“那就送给林蓁爷爷。”

“好。”

小雀儿接过黄纸,变作原形,衔着纸张,扑腾翅膀,逆风飞下山崖。

“这件事情……”林信斟酌着,还没有理出个思绪,却忽然听闻不远处马蹄杂乱,马匹嘶鸣。

徐恪带着人追上来了。

吴**队兵强马壮,很快就能追上,也是意料之中。

林信摸了摸鼻尖,舒了口长气,对几位地仙道:“劳烦诸位暗中护送。”

老道长隐约猜到什么,唤道:“仙君?”

“方才那图我记住了,就按着那张图走,我做法拦住徐恪的人,等事了了,我就去找你们。”

强行在人间施法,扰乱天道秩序,轻则被押回仙界受罚,重则天雷轰顶。

老道长自然是不愿意的:“仙君,不可。”

林信低头,山谷里一个妇人,被丈夫半劝说半强迫着,丢弃了怀里早已死去的婴孩。娘亲回头的最后一眼,一条林间野狗将孩子的尸首叼走。

他不忍见人间苦难,不论是越国遗民,还是吴国百姓。

“我意已决,不必再劝。”

林信来得匆忙,没带什么法器,他从乾坤袋中取出两张符纸。

“道长,要是看见顾渊,替我向他说一声对不起。”林信默了默,放轻了声音,“我真的不是故意失约的。”

老道长与几个地仙,被林信赶走。

山崖上,山风冰凉刺骨,灌满衣袖。

天光破开层云,林信一抬手,手中符咒变作一只小黄鸟,向前飞去。

小黄鸟从徐恪眼前飞过,停在山谷口的树梢上。

徐恪勒马,抬手示意身后士兵都停下。

林信站在山崖上,指尖夹着另一张符咒。

他开始念咒时,头顶乌云便开始往他这里聚集。

所做之事违背天道,大约是天雷将至。

林信抬头看了一眼,然后专心施法,加快进度。

徐恪坐在马上,迎面吹来一阵劲风,林中顿时黄沙漫天。

他身后将士惊呼道:“妖术,妖术!”

铺天盖地的黄沙被后来的浓雾压制住,浓雾当前,将他们拦截在原地。

手中符纸烧尽时,山崖上传来一声巨响。

徐恪转头看去,只见一个素白衣裳的瘦弱身影,从山顶上掉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