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229~232(第4/9页)

“再者说了……”吕雉想到曾听过的砀郡郡守与郡丞两人往日的所作所为,忍不住提醒郡守道,“砀郡郡守如今这般做,可不一定是因为她也赞同男女授受不亲这种事儿。”

郡守之前本不以为然,但一听吕雉提起砀郡郡守,表情不由迟疑起来。

说来砀郡在楚地一直有些特殊。

特殊在什么地方呢?

特殊在陛下下令不许楚地男子在楚地担任官吏之后,那砀郡郡守立刻给咸阳写了一封奏章,请求朝廷在给砀郡分配官吏的时候,最好全部挑选女性官吏。

神奇的是,咸阳在派遣官吏的时候,还真就听了砀郡郡守的话。

所以,砀郡就成了楚地……

不,也许是全天下唯一一个从郡城到县城都由全女性官吏组成的官府。

而这群女人这些年在砀郡做的那些事儿,比如有妻子被丈夫打了之后,不但会依法给丈夫剃掉胡须,若妻子受伤严重还会从重处罚,虽然不至于将人丢去修城门,但……

这群女人会直接下令让他们和离。

若是女方担心和离之后日子不好过,她们还会帮人找个条件更好的丈夫。

而像是直接将强、奸与“贼伤人”等同,罪犯全被丢去修城门;亦或者是她们为砀郡的女子提供储蓄服务,有人赚钱后不愿拿回家,便可直接将其拿去官署存起来;还有……

类似的事情非常多,泗水郡郡守作为邻居,自然有所耳闻。

这次分班的做法,似乎确实不像是她们的作风。

吕雉松了口气:“郡守不妨去信问问砀郡郡守?泗水郡与砀郡虽是邻居,却无任何矛盾,您去信询问,对方肯定会回答的。”

顿了顿,“您在信件当中,许是可以试着提一句陛下似乎对男女分班不满的话,砀郡郡守若是领情,定然不会隐瞒她们这么做的目的。”

郡守怔住,立刻点头:“如此甚好!”

-

砀郡的郡守柳很快接到了信件,看完后直接找来了吴乐。

吴乐看完之后笑道:“这有什么了不得,陛下英明神武,我们只要写信解释一番这般做的缘由,陛下必然不会怪罪我等。”

像是之前那般,严格控制学生年龄差的情况本就不可能长久——

也就前面一两届学生可行,等后面全部都是同龄人了,就算他们想要再这么分班也不可能。

但那时候的同龄人,他们年纪小啊。

因为平均寿命并不高,所以这时候的百姓不只是成婚早,启蒙时间也早:但凡家中有条件将人送去读书的人,都会在孩子三四岁就给他们启蒙。

这年纪可达不到需要分席的七岁。

从根本目的来说,她们的做法与嬴政的想法不谋而合。

只不过她们并不是不顾百姓反对,强硬地将所有人分到一起,而是想着徐徐图之,先通过前两年的特殊处理,降低百姓对男女大防的抵触,然后再通过三岁到七岁这几年的时间的潜移默化,让百姓接受男女混班的事实。

她们最开始这样做,倒不是觉得男女分班有什么不好。

只是吴乐这个脾气跟石头一般硬邦邦的人在接待那些学女生的家长时,看着他们提出这个要求的时候,脸上那副活像是自家女儿与同龄人长时间在同一个房间待着就吃亏了、被玷污了的表情心情格外不爽,所以才找到郡守柳提出建议,建议被采纳后才有了这般做法。

虽然做法不同,但柳与吴乐自认最后达成的目的肯定一样,所以接到信件后半点儿不慌。

但看在泗水郡守透露消息的份儿上,柳将己方的后续做法全告诉了对方。

-

也多亏这封信,泗水郡郡守才能在被嬴政再次叫去询问的时候对答如流。

嬴政听完他模仿砀郡做法的原因,皱了下眉。

倒不是觉得有什么不对,而是……

太慢了。

好几年才能见效,对嬴政而言着实太慢了些。

林阡好笑,开口劝道:“虽然见效慢,但这般温水煮青蛙一般的做法,确实更不容易引起百姓的反弹。”

嬴政转头看她:“你也赞同这种做法?”

林阡失笑:“不是赞同,而是这种可能挑战当地百姓固有观念的做法,若强行扭转,很容易引起反效果。好不容易如今局面转好,没必要横生枝节。”

楚地百姓长期受到儒家观念的熏陶,与秦国百姓的观念确实有一定差别。

嬴政皱眉:“楚地……”

有时嬴政都忍不住想,当初楚国占着这么大一片肥沃土地,人口与粮食产量常年位居七国首位,最后却落得国内大贵族纷纷割地自治,楚王命令都不怎么管用,被以前从不被他们看在眼里的秦国灭了国……

这里面必然有这些奇怪思想的锅吧?

这都浪费了多少人才?!

==·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