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毒计(第3/5页)

青儿挽住莫愁的手臂,靠在她肩上道:“莫愁姐姐,我本不想告诉你这些,我亦不想你与他再有任何关联,可不知为什么,一听到这消息,还是忍不住要告诉你。”

听到这话,莫愁方觉得此时亦不是当初,可以随意为他挺身而出,只默默垂头道:“罢了,他是死是活已与我无关。”

青儿不再说话。百戏班的女孩们也三三两两靠着,渐渐睡着了。这一夜无风无雨,只偶尔传来的鸟鸣。直到天光渐明,薄金色的阳光透过屋顶稀疏的茅草照进来,青儿懒懒地睁开眼睛,做一个舒展的欠伸,一扭头,却发现原本在身边的莫愁不知去处,连她放在墙角的行囊亦不见了。

“青儿,你知道莫愁姐去哪儿了吗?如何一早就寻不见她?”一个姑娘跑过来问。青儿一怔,蹙眉思忖片刻,便去与百戏班姐妹交代几句,疾步跑出了茅屋。

权县街市,百姓簇拥在告示旁,有识字之人与众人细细解释这布告之意,勇伢子皱眉摇头道:“不可能,不可能!屈大人如何会做这等事?”

“是啊,屈大人如此好人,我们亦不信!”百姓纷纷应和。勇伢子一顿,不禁高声道:“屈大人为权县父母官,此时有难,我们当为屈大人申冤!”

“对,我们同去为屈大人申冤!”百姓们纷纷喊了起来。群情激奋中,莫愁身着男装,凝神看着告示。正在这时,一只手忽然搭在莫愁肩上。莫愁转身一看,竟是青儿。

“莫愁姐,我就知道你在这儿!”青儿将她拉至一边,眼神熠熠道。莫愁略略一窘:“我,我只是想救他,毕竟他为权县做了那么多事。”

青儿略略思忖,看向莫愁诡谲一笑:“这还不简单?我这就组织人,准备劫狱!”莫愁却摇头道:“不妥,以他的性情,就算死,也不会愿意我们劫狱。若真是劫狱,我们便是帮他把罪名坐实了。”

“那可如何是好?说是人赃俱在,屈大人已下入大牢,万一审理归案……”青儿焦急道。

莫愁眼神熠熠,看向那边仍在热议的人群,沉吟道:“既是恶人陷害他贪敛百姓钱财,那我们便证明他如何为百姓谋利!对,我们写一封万民请愿书与大王!”

莫愁确实了解屈原,师甲那边本想请狱卒喝酒伺机下药,迷倒狱卒将屈原救出,可他借探望之机,将全盘计划告诉屈原时,屈原却一口回绝了师甲的好意。

是的,他宁愿伏清白而死,亦不愿以罪臣的身份逃之夭夭。而此时,陈轸已拿回证据,一路驰回郢都,正赶上兰台早朝。

面对满朝文武,楚王盯住陈轸,抑制怒气道:“陈爱卿,你可查清楚了?”

陈轸坦然道:“事实确凿,人赃俱获。”

屈伯庸与昭和大惊,景颇心中冷冷一笑。楚王不禁大怒道:“岂有此理!不谷力排众议让他做了县尹,他竟然做出如此龌龊之事!”

“屈原身为县尹,徇私枉法,贪财暴敛,大王必要严惩屈原,令他人为诫!”景颇出列一拜,朗声道。

陈轸微微皱眉。其实此事虽人赃俱在,但他亦隐隐觉得哪里不对,然而此时自不是分析说理的时机,便只好一言不发。正在这时,屈伯庸跪倒在地,满面惶恐:“大王,犬子性格莽撞,行事激进,但如何也做不出贪赃枉法之事,恳请大君明察!”昭和亦出列拜道:“大王,屈原虽性情不羁,不拘礼法,但若说他贪腐敛财,老臣亦不能信。”

“哈哈哈,昭大人,你身为屈原岳丈,自然不信。但此事人赃俱在,昭大人莫非要置国法于不顾吗?”景颇道。

“你……”昭和脸颊赤红,却无言可辩。

景颇冷哼一声,看向楚王道:“大君,这事再清楚不过,屈原假公济私,利用大王仁心,强令农奴主归还供尝,却又瞒报户数,克扣例钱,为己敛财。此等欺上瞒下之恶行,依楚律,当诛!”

一听这话,屈伯庸焦急道:“景颇!事情尚未查明,你是何居心?”

“屈大司马,鄙臣一片忠心,日月可鉴。”景颇高声道,“人证物证俱在,你却说尚未查明,我倒要问问,你是何居心啊?”

“你——”眼看屈原性命不保,屈伯庸顾不上许多,几乎要跳去与景颇拼命。这时楚王一声怒喝:“噤声!”几人方停了争论,回到原位垂首而立。

朝堂上鸦雀无声,却像有无数冷箭在私下乱射,楚王如何不知这些私心私欲,他内心亦不愿相信屈原做出这事,但众臣面前不能有分毫偏颇,只好静了一静,缓缓沉声道:

“屈原为我楚国县尹,此事非同小可。陈爱卿,你务必再去清查,不谷要知道全部细枝末节。”

言罢,不等众臣回应,拂袖而去。

话说楚王退朝后心神不宁,径直往田姬的芙蓉宫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