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规矩(第3/6页)

月吟一惊,恍然道:“大人一直让月吟练琴习舞,也是为了这大用?”

张仪点点头,看着眼前的月吟梨花带雨,更楚楚动人,伸手为她理一理发丝道:“月吟,待我张仪一统天下,必不负你。”

说罢转身离去,月吟顿时跌坐在榻上,泪流不止。

再说这楚王自从送了假璧到秦国,便终日惴惴不安,这日又唤了子尚到兰台:

“秦国那边可有消息?”

子尚垂首道:“还没有。”

楚王气恼,踱步道:“这张仪以祭祀炎帝要挟我借璧,现在拿到了,却丝毫不见动静!”

“也许那张仪只为骗和氏璧也未可知?”子尚谄笑道,“若真如此,他恐怕要大失所望,那真璧依然在我兰台宫中啊!”

楚王颔首,又听子尚阴声道:“张仪此人,太过狡诈,大王必须留有后手。”楚王听出他这是为自己邀功,不免嫌其聒噪,冷声道:“若比狡诈,恐怕他不及你。”

子尚一凛,想起自己近日作为,私通后妃、收受贿赂、培植党羽,哪一条都可论死罪,楚王这么说,莫非是他听说了什么?子尚的脸色变得难看。

熊槐明白,身为君王,既要人畏威,又要怀德,于是缓和道:“朝中令尹之事,王叔可有想法?”

子尚松一口气,心想此事终于提上议程,便先试探道:“楚国自古三户大族,臣以为,昭、景两家都适合。大王识人辨骨,想必已有定论。”

楚王却摇头道:“昭和忠直淳良有余,权变谋略不足。”

那莫不是景颇?子尚心中暗喜,却听楚王说:“景颇权变与谋略又太过,谋略太过,恐其失德。”

子尚唯唯道:“也是。如今大争之世,唯我楚国疆域最广,国力最强,全倚大王明察秋毫知人善任。”楚王并不接话,略一沉吟看向木易,问道:“你可知,如今屈原的县尹当得如何?”

“前日小奴已派人去打探,听说屈原为改善农奴生活,要惩罚权县的渔头。”木易垂首道。楚王一笑,子尚不明所以,只小心道:“这屈原才情过人,只是性子稍躁。权县渔头皆是官商勾结,岂是刚去就动得了的?”

楚王继续笑道:“这便是灵均,论做人做事,他可和你不同。”

子尚面上唯唯自嘲,心下黯然,他看出楚王对屈原的赏识和惜才,他们之间有种别的君臣都无法企及的默契,这让子尚感到不安。

此时的权县,官员皆整装待命,“抓恶霸渔头”的命令正在悄然执行。阳角和朱耳驻守码头,只盼守株待兔。

“嚯,刘歪嘴来了。”阳角一拍大腿,扯起朱耳就走。

“哥,且等一等,可不能像过去那样随便抓个人就走,最好人赃俱获,县尹那儿才好交待。”朱耳把他扯回来,两人蹲在暗处,仔细看着刘歪嘴。

刘歪嘴自上次受罚就在家养伤,许久没出去逞威,而且他卧床这些天,渔民们还没交供尝。刘歪嘴这天自觉已好了大半,立刻带着家丁直奔渔场。一到辖区,正遇见一个重病的老农奴,刘歪嘴见他衣衫褴褛、形容枯槁,心中不觉生厌,抬腿一脚,当即把人踹倒在地。

“你的供尝,零敲碎打都欠了百来斤了。何时给我!”

那老农奴捂着胸口急喘一阵颤声道:“刘爷,可否再宽限几日?老奴一直病着,实在无法捕鱼啊。”

“呸!谁信你!捕不到鱼,不会去别人那里赊啊?”

说罢又来一脚。这次却是用力过猛,扯到了自己的伤口,刘歪嘴“哎哟”一声,气急败坏一挥手道:“给我打!”招远带着一众家丁冲过来,忽然听到有人大喝一声:“住手!”回头一看,却是阳角和朱耳凛凛站着。

“刘爷,县尹大人的新政,不可随意殴打、敲诈农奴,难道你不曾听过?”朱耳揶揄道。

“什么鸟县尹!我为何听他的?”刘歪嘴只逞口舌之快。

阳角哈哈大笑,凑近刘歪嘴耳边道:“县尹大人交代,要我们去抓几个虐待农奴的渔头。此时我们正好手上没货,还得谢刘爷救急。”说罢一撸袖子,跟朱耳扑上去将刘歪嘴捆起来。

“走,你也一道去。”阳角拍拍那挨打的老农奴。

“你们这样,可要坏了规矩!”刘歪嘴横道。朱耳一脚踹去,狞笑道:“规矩?改了!”

刘歪嘴到县衙先被关在狱中。屈原一众人出来,见远方云层堆积,师甲道:“近日怕是多雨。”屈原怔了怔,对师甲几人笑道:“不知几位是否愿意帮我个忙?”

不多时,一架马车在卢茂家门前停下。阳角和朱耳搬着木梯径直进去,卢茂一惊,却看到屈原带着师甲也进来,见他便笑道:“伯父,您家房子需好好修一修,免得再不经暴雨。”说着阳角两人已铺开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