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1976年(第2/3页)

后来因为《蜕变》背景乐,李潇潇发现了这男生在乐器上的天赋,而且他的性格跟她有点相像,两人非常合得来,比起从小穿一条裤子的死党舒诚,卫东甚至更偏心李潇潇,当初没少私下数落舒诚。

当然,之前在面对重锋时,卫东一直以来都是站在舒诚那边的,并且大力劝说舒诚改掉公子哥的臭毛病,这样才好追上李潇潇。

然而,这次来到京市后,卫东再次见到重锋时,心里明白,舒诚这辈子也许都追不上李潇潇这姑娘了。

李潇潇带着苗秀心和卫东去同和居吃饭,重锋就陪在李潇潇身边。

明明四个人的场合,那重团长仿佛当自己不存在一样,没加入他们的聊天,只在李潇潇同他说话时,他才开口,又不时跟服务员说要添茶,或者加菜。

一顿饭吃得差不多后,重锋去结账,卫东看他走远了,才一脸感叹地朝李潇潇说:“潇潇啊,我这次来之前,本来还想着看看能不能给舒诚救一下的。”

李潇潇没想到他突然提起舒诚,飞快地往收银台那边看了一眼,见重锋还在那边,这才松了口气,瞪了卫东一眼:“你提什么舒诚,我跟他半点关系都没有的,你别在团长面前胡说。”

说完后,她又反应了过来:““本来”嗐,是没救了,死心吧。”

卫东笑着点了点头,不再提这件事了。

舒诚那家伙,从前连他的醋都吃。可看看那重团长,全程就坐在一边,特意让潇潇跟他和苗秀心尽情聊。

项目组的时间紧,苗秀心和卫东只能出来一个半小时,重锋将他们送了回去。

李潇潇看着他们下了车,直到他们的背影消失在文艺俱乐部的花园里。她拍了拍脸,朝重锋说:“我们也走吧!”

“好。”

十二月十四日下午,全国交流会正式结束,各交流团在第二天一早就陆续进行返程。

李潇潇和重锋在送别叶老师等人后,也开始了在京市军区部队文工团的内部交流。

这里的话剧组负责人是何凡,去年在交流会上,李潇潇舌战群师时,何凡曾经替她说过话,嘲讽那些想抢署名权的人。

何凡也不过二十六岁,也是有天赋的那一挂,在众多军区戏剧组负责人里面,年纪最轻,一路走来也没少经历事情,因此十分理解李潇潇当时的难处。

京市本就是政治中心,百姓们的思想觉悟也高,这跟宝安县百姓当初的问题完全不一样。

对于京市来说,更需要关注的是一些有影响力的名人,就像之前南下的朱凯力。

这些问题都不能拿上台面明说,李潇潇在进行普通授课之余,何凡在课后私下与她讨论,由他主动提起这个话题。

李潇潇因为心里顾忌,所以一开始并没有打算往这个方向说,但何凡先主动说起,两人一对视,同路中人间的默契,让李潇潇想到当初写《蜕变》时的自己。

“你不用担心……”何凡说,“我们不踩线就行,总能找到一个平衡点。”

李潇潇点点头:“我明白了。”

何凡显然早就对这个剧本心有轮廓,很快就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让李潇潇给出参考意见。

剧本的目的,是让那些名人们明白未来还有希望,不要因为一时冲动委屈,而做出不明智的选择。

何凡的构思十分完整,中心思想明确,李潇潇只提了一些边边角角的小建议,算是锦上添花。

然而,在这些小建议里面,有一个却又影响了不少人的命运。

李潇潇提到了人声音效的问题,就像当初《蜕变》里用人声来模拟风声,在剧本中也可以加入特殊音效,来增强观众的新鲜感。

“去年我们在工农兵大学演出时,人声音效请的是沪市电影制片厂的配音演员,效果十分好。”

李潇潇按捺着心中的小激动,朝何凡建议:“何老师,京市电影制片厂也有配音演员,两个单位离得也近,可以朝他们借一下人。”

去年的演出,何凡也在,当时印象就十分深刻,所以毫不犹豫地点了头:“可以,我回头跟上面申请,问题应该不大。”

毕竟剧本的情节在框架限制下,很多东西不能写,吸引力会下降,但如果有让人身临其境的音效,那效果完全就不一样。

与此同时,何凡申请与京市电影制片厂的配音演员合作,上面很看重这次李潇潇的交流,所有需求在合理范围内全部通过,于是几名配音演员被借调了过来。

这是配音界二代的京圈啊……李潇潇看着那几名年轻的配音演员,再一次追星成功,只是这次追星,她已经克制很多了,而且主要是何凡跟他们对接。

新剧本很快就出来了,李潇潇的其他授课也进行得十分顺利,在一众学员中挑选了几名有编剧潜力的,将名单整理给何凡,方便他重点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