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双借调(第2/2页)

但现在这种场合,这么多双眼睛看着她,个个职位都比她高了一大截,她根本不可能拒绝得了。

她看向郑国兴,郑国兴朝她微微点头,她只好朝孙桥说:“孙首长说得是。”

关键时候,郑国兴开口救场了:“可是,孙师长,除了我们光州军区,还有六大军区呢,哪怕李潇潇同志一个个军区替你们写,那谁先谁后”

他接着又说:“写剧本可不是说写就能写,一个就很花时间,更何况一个区还不止需要一个。那排最后一个军区的,等拿到剧本,黄花菜都凉了。”

这是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哪怕李潇潇愿意写,可她也只有一个头脑一双手,要是真的让她写,谁都想被优先安排,可这么多军区,总要排个先后顺序。

“郑首长说得有道理,我也是这么想的。各位,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看要不这样,让李潇潇同志到各军区部队文工团,跟话剧组交流,点拨点拨,让话剧组的同志们也学一下写剧本。”

澜州军区的萧云天说:“演员同志也好,话剧组的老师也好,要是再不行,就文工团的团长亲自上,总有一个能学会怎么写话剧剧本的。”

这话的意思,就是让李潇潇巡回教学,到各军区支教,协助各军区写出自己的话剧剧本。

比起让李潇潇一个人写完六个军区二十几个剧本,这显然是好多了。

借调李潇潇和重锋,这本来就是其他首长最希望的事情,这早在大会开始之前,他们就已经讨论过了,让主办方将李潇潇请过来开会,也是为了这一点。

郑国兴哭笑不得,有点心疼李潇潇,这姑娘从进入部队,似乎就一刻都没停过,一直在外面奔波。

虽说文艺兵经常要外出表演,但通常只会在自己军区内各省活动,像她这样要全国军区轮转的,还是头一个。

既然李潇潇被借了出去,重锋自然也不能幸免,毕竟逃港打击计划就是他们两人共同完成的,陆军在和文工团配合时,到底什么时候出手,要做到什么程度,这些都要精准把控,而这只有重锋有过经验。

一文一武搭配组合,一起到各区传授经验,这才能让各区学习的效果最大化。

一次性借出两员大将,郑国兴心头都在滴血了,一脸肉痛地说:“春节前后时间充裕,大家可调节的日子也多。各位体谅体谅,重团长明年三月份就得回来了,不然光州军区的野训接不上。”

尽管野训一般是五月开始,但准备工作都要提前做好。

李潇潇是文艺战士,目前不负责管理工作,而且比起陆军军务,文工团的工作显然要简单一点,除了创作剧本之外,她的其他工作都能由其他人代替。

但重锋不一样,他职级本身就不低,不可能长期借调出去,只是刚好春节前后,工作也没那么繁重,所有集训也会安排在过年之后,所以短期借调问题还不大。

于是,在各位首长的协商之下,大会最后做出了决定:三月十日之前,李潇潇和重锋到六大军区进行交流。

平均下来,每个军区大概能分得八九天左右的时间,李潇潇需要给每个区开一个编剧速成班。

按照就近原则,她和重锋会现在京市军区逗留,接着是沈城军区,泉城军区,澜州军区,锦城军区,宁城军区。

通过了这个决定之后,李潇潇到陆军这边的会议就结束了,后面再次返回文工那边的会场。

文工团的同伴们知道这个消息时,所有人都惊呆了。

叶老师有点无奈又心疼,最后叹了口气:“京市这边也就算了,还不算太冷,沈城那边比这儿冷多了。”

李潇潇笑着说:“不打紧的叶老师,这还有时间准备呢。”

而且,这个世界跟她前世的世界不一样,她正好可以借着这个机会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