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新成果(第3/3页)

可一旦心理上也接受了之后,这样的日子就变得不再煎熬了,甚至有了点小惬意的意思。

又过了两天,等李潇潇工工整整地抄完三遍后,重锋终于开始给她正式讲解写报告的思路了。

这几天里,在李潇潇的反复查看和抄写中,她其实已经模模糊糊地捉摸到一些想法,只是仍像是隔着一层纱,等到重锋讲析时,那层面纱终于被摘了下来。

“虽然与会者大多都知道这些年逃港的情况,但具体逃了多少人,溺亡多少人,被遣返多少人,很少人能知道准确数字。”

李潇潇咬着笔杆,小鸡啄米似地点了点头,表示认同重锋的说法。

“平时我们说“很多人逃港”,这个“很多”,到底是有多少”

李潇潇又飞快地摇了摇头。

重锋笑了笑,把自己前几天写好的报告开头展示给李潇潇看,李潇潇快速地看了一眼。

第一部分是逃港计划的背景,里面引用了非常具体的数字,不需要用人何煽情的字眼,这些数字就已经触目惊心了。

简述逃港人伤亡情况,以及带来的影响之后,重锋又在背景中提到往年军警执行打击的情况,同样是引用数据:每年调动的大军区军人数量多少,分军区数量多少,联合行动所需经费多少,执行情况如何等等。

李潇潇想到她是和重锋一起去的宝安县,连忙问:“那团长,我的背景可以参考你的吗?我们都是一起去的,背景都是一样的吧!”

“不一样。”重锋见她露出疑惑的神色,又翻开了报告的后面一页,指给她看,“我写的是军事报告,跟你的方向是不一样的。”

“这次文工报告和军事报告需要相辅相成,突出的是思想上的作用。

所以我这边要分析往年没有文工干涉的情况下,只有军警在行动的时候,宝安县是怎么样的。”

“而你报告是文工报告,这次本来也是因为思想作用生效,取得成功,所以你的报告目的是强调文工的作用。那么,背景就要从宝安县的文工方面切入。”

重锋说完后,李潇潇马上就懂了:“我明白了,就是要先说明宝安县文工团原来是处于瘫痪状态。还有,也要说出文工团一直偏向于背后支撑、鼓舞的用作,表演对象也主要是军人。”

小姑娘悟性很高,重锋赞赏地点了点头:“对。”

这报告似乎也没她想象中的那么难,得到鼓励后的李潇潇越战越勇,学习的速度比重锋原定的计划快了不少。

来学习区的一个星期后,李潇潇的初版报告出来了,只差填入具体数据。

每年的文工报告需要汇报各剧种的演出情况,通常都是由逐级往上报,最后汇总统计,所以需要一定时间。

等叶老师拿着最终统计结果来找李潇潇时,看到李潇潇的初版报告,尽管还有些细微需要改动的地方,但整体来说非常不错。

李潇潇接过叶老师给的资料,随意看了一眼,然后瞳孔地震。

她不可置信地揉了揉眼睛,纸上的数字依然没有变动。她看了看资料,又看了看叶老师,张了张嘴巴,最后磕磕巴巴地问:“老师,这……这个数真的没错吗?”

叶老师笑着摸了摸她的头,反问:“为什么这么惊讶这是你努力的结果,潇潇。”

李潇潇又低下头,看着那个小小的数字,最后终于忍不住笑了笑,有点手足无措,眼眶发热。

去年她在京市说,今年话剧的演出场次说不定能赶超京剧。

今天,她终于拿到了统计的数字,上面显示,话剧的演出数量不到超过了京剧,而且超出了整整三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