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新计划(第3/4页)

最实在的,当然就是让他们吃点好的,再加上感情牌,物质和精神相结合,这样更容易将他们留下。

可也不可能为了留下这些人,就给他们肉吃,这不现实——哪儿来的钱?

重锋微微皱了皱眉:“大餐”

在这个年代,很多农村百姓一年才吃一次肉,那都是村里养的猪到年底被宰了,每家每户按工分来分斤两的。

肉,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个居大的诱惑,甚至比钱还吸引,因为这年代买肉不单止需要钱,还需要肉票。

如果能让这里的百姓每个月“免费”吃一次肉,那肯定能动摇不少逃港人的心。

这个大餐,跟现代意义的大餐当然是不一样的。而这年代的“肉”,跟现代的“肉”的范围又不同,这让李潇潇看到了一丝机会。

李潇潇朝重锋狡黠地笑了笑,漂亮的桃花眼映着煤油灯的火光,星星点点:“你看,我们隔壁今晚吃的就是一顿大肉,不怎么花钱。”

重锋一下子就懂了:“猪下水”

李潇潇点点头:“对,除了猪蹄,我还知道其他一些猪下水的菜谱,保证好吃!当然啦,让社民们吃猪下水吃饱也不可能,因为没那么多的量。”

“不过……”她紧接着又补充说,“如果能每家每户分一碗肉汁,里面一块猪蹄,浇在土豆上,那也是很好吃的,跟过节一样,这样大家每个月都会有盼头。”

而且,在整个过程当中,军警、文工团演员、百姓之间交流会很多,这样感情可以更深。

有肉吃,有表演看,填肚子的粮食有,精神粮食也有,身边也都是可爱的人,所有这些元素加起来,会形成一个舒适圈,很多人就会打消逃港的想法。

重锋懂了,也觉得是十分可行,但这个方案,要用到的食材数量不少,即使猪下水便宜,可一个县的供销社,所有的猪下水量,也不可能够用的。

“好办法,但这个我要先跟军区里汇报,等首长的批复。通过的可能性很大,如果首长同意了,我再申请拨款,专款专用”

重锋想了想,又说:“也要军区那边统一调度,让他们从其他地方收集处理好的猪下水,送过来之后我们就可以着手做了。”

确定完“大餐”这一点之后,解下来就是要怎么将这顿“大餐”的功能发挥到极致了。

李潇潇笑得像一只小狐狸:“我们不止可以通过这个活动,让村里的百姓动摇逃港的心,还可以动摇藏在山林和红树林的逃港人。”

这场特别活动,可以定在蛇口港附近,在海边搭舞台,演话剧,吃大餐。

军警们这段时间守得密实,七月的海水流向,也不利于下水人往香岛游,所以这段时间没逃港人出现。

这些藏匿起来的逃港人,他们的存粮早晚会用完。

而这个时候海边准备开搞活动,逃港人们就会在红树林看到海边的火光,李潇潇等人再用扩音器指挥百姓,让他们一家一户有秩序地领肉吃,红树林里的人会听到的。

在红树林饿着肚子喂蚊子,听着外面热热闹闹吃肉看戏,还有什么比这更能动摇逃港人的心呢?

李潇潇将这些想法朝重锋说了出来,重锋也不吝啬夸奖:“潇潇很聪明。”

小姑娘顿时眉眼弯弯,脸上的小骄傲藏都藏不住了:“还行吧。”

两人又商量了一下细节,直到十点多,李潇潇才回到文艺兵的院子里,带着兴奋的心情进入梦乡。

第二天一早,重锋就给光州军区那边打了电话,昨晚两人商议的方案果然被通过了,得到了军区的支持。

重锋还特意说了这是李潇潇的主意,郑国兴听了之后非常惊讶,又感叹说:“不愧是李彦的女儿。”

当年李彦是在侦察兵这块有新想法,打破了当时的传统思路,现在他女儿出任务,面对前所未有的困难,十七岁的小姑娘,不但没有被吓倒,反而迅速地另辟途径,想出另一个解决办法。

只是,当初李彦最后英年牺牲……郑国兴马上让自己停止往下想,只又再次叮嘱重锋:“宝安县那边情况特殊,保护好李潇潇同志。”

即使不用郑国兴吩咐,重锋也一直将这事放在心上的:“是,首长。”

重锋结束通话之后,将方案通过的消息告诉了李潇潇,李潇潇十分高兴,顿时就充满了干劲:“太好了!”

两人马上商量排期时间,干脆搞一次大的,几个公社都集中到一起,搞一次大的,这样百姓的身影就能一直往红树林那边延伸,让红树林里的人知道外面有多热闹。

每个月免费吃一次肉——这对于百姓来说,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必须要好好宣传,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按理来说,安排着活动,这是光州军区行动小队的任务了,但现在军警、文工团都是一条心一个战线的,自然也要互相帮忙了,于是李潇潇很干脆利落地跑去了文工团,找宣传组画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