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除朽木(第4/5页)

可他万万没想到,他这边就差声泪俱下了,对方却毫不配合,甚至眼神都很冷,根本不像是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应该有的,那眼神像是要看到他心里,将他内心的想法挖出来。

但现在他已经是骑虎难下了。

往年光州军区更多的是关注宝安县的逃港问题,就这个问题,已经够让光州军区头疼了,也是因为这边太乱,所以文艺本身就发展不起来,他们也就得过且过了。

吹拉弹唱为主,偶尔演个京剧的唱段,过大节的时候就演场大戏,马马虎虎就过去了,反正百姓又不是艺术家,在台上热热闹闹他们看不出好歹。

廖主任眼珠飞快地转了转,显然是在想理由……

他一脸为难,叹了一声,说:“是这样的,你也知道,很多人想从蛇口逃出去,你们现在就在蛇口,对吧?”

“你别看那里路上好像很太平一样犄角旮旯里都藏着人哩!全都是不要命的,也不知道躲了多久,都是想找巡逻的空子偷跑去海边下水的!”

“你想想这些人躲了那么久,缺吃少喝的,很容易就起歹心,咱们文工团里姑娘多,都如花似玉的,大晚上演话剧,演完回来走夜路也不安全呐!”

廖文还在滔滔不绝地狡辩,李潇潇见他越说越起劲,直接打断了他:“廖主任,那你这些情况,有没有朝冬莞市文工团说明清楚?”

文工团都是一级一级向下管理。

军区级别管理省级,省级管理市级,实际管理县级,县级管理下面的公社农村文艺队。

每年将近年底的时候,各级整理下辖文艺团队的数据,然后往上报,最后汇总到军区文工团,最后省级以上文工团以军区为单位,到京市开会交流与学习。

说是交流和学习,实际上开会时各区代表会做相关述职,比如该区辖内各剧种的演出数量各是多少,区内有什么成就等。

一个县的数据也许在总体上不显然,但军区级文工团只有一个,省级只有五个,县级是文工团与文艺队的分界线,是数量最多的文工团,如果像宝安县文工团这样弄虚作假的单位多了,军区文工团掌握的信息就会有极大的偏差,这样军区在做安排的时候,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所以,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如果不严惩,其他县级文工团有样学样为了省事欺上瞒下,那光州军区的基层文艺事业就毁了。

廖文当然没有跟冬莞文工团说了。

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宝安县这地方本来就也没人愿意来,他每次都是打电话给冬莞那边汇报,而且他们又不是什么都没表演,一来二去也就让他这么混过来了。

现在宝安县文工团里的演员,大多都是县里家中比较宽裕的,花点钱买个编制,把自家孩子送进来吃皇粮。

表演除了嚎几句嗓子唱唱歌,哪里真的能上台演戏能拿出真功夫的,团里一只手都能数得过来。

廖文目光一闪,言辞闪烁:“这个嘛,我们正在努力想办法解决,要是解决了,那就不用麻烦冬莞的工友了。”

李潇潇从未想过宝安县的文艺事业这么混乱,要在这里推开反逃港思想前提是这里的百姓有接受思想文化的习惯,比如说之前就有看样板戏,或者新话剧……

但宝安县没有这个基础。

确实,廖文说的蛇口公社附近乱是一个因素,但并不是整个县都是这样可看演员们的素质,根本达不到职业水平,显然整个县的演出都是随便唱几首歌。

八九月份就是逃港高峰期,李潇潇这次的任务时间本来就十分紧急,像廖文这种老油条,除非彻底整治他,否则他一天在文工团,一天就是文工团的蛀米大虫。

李潇潇点点头,说:“廖主任说得对,不必麻烦冬莞文工团了。”

廖文脸色一喜,这是忽悠成功了?然而下一刻,这小姑娘就说出了一句让他差点昏厥的话“宝安县文工团的情况,我已经了解清楚了,稍后马上朝光州军区汇报。”

“什么!”廖文差点从凳子上跳起来,指着李潇潇说,“你你你……你不能这样!有你这么办事的吗?小姑娘?”

李潇潇不慌不忙地说:“既然舒团长和廖主任半年都解决不了,那就请能解决的人来办。既然宝安县文工团目前的演员只会吹拉弹唱,那就让军区从其他地方调能演戏的演员过来。”

文工团的职工,本来每年就需要被考核的,这么个混子老窝,早该被一锅端了。

这次光州军区的反逃港行动,每支行动队伍都有文艺兵,不但是为了直接朝百姓输出思想还为了跟当地文工团对接,将新话剧思想和技巧传递给当地文工团。

只有完成传递,才能让当地文工团巩固行动效果,光州的行动小队才能安心撤回来,而不必担心离开后又恢复原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