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新队魂(第3/5页)

郑国兴沉吟半晌,说:“让李潇潇同志先在光州本地演一场,把新剧的名头打响,文工团跟报社做好沟通,提前把消息放出去,借光州市文工团的剧院演。”

光州市是粤省的省会,更是光州军区基地所在的城市,而新话剧的起源就是光州市文工团,这个文工团又是李潇潇的前单位,再加上李潇潇本人,一切的要素合起来,等这场演出被各大报社登上报纸之后,百姓们就会知悉光州军区打击逃港的决心,也会看到他们最喜爱的话剧演员李潇潇奋战在反逃港的一线上。

重锋回答道:“是。”

每个参会军官都拿到了重锋的报告复印件,谢明义拿着笔,在“文艺战士李潇潇捕获特务一名”这行字上划了道线。

“去宝安县的这队文艺兵,得加强一训。”

“重,特务人数比逃港人少得多,根本在于逃港人思想出了差错,往年我们只管抓,不管思想纠错,没逃港的当然就更不会管了,但这些人今年不逃,也有可能是明年逃。”

“所以,我们这次新计划虽然也防也抓,但重点是放在了思想纠错上。也就是说,李潇潇同志现在是咱们的核心人物。”

谢明义的笔在被划了线的字上敲了敲,继续说:“光州市本地的演出之后,特务背后的那些人就该有行动了,注意派人保护好李潇潇同志,后面追捕特务的行动,就不要让文艺兵参与了。”

重锋皱了皱眉,说:“李潇潇同志的格斗素质虽然没达到侦察兵的程度,但也远超其他军种。我认为,适当的行动参与,有利于提升军人的应变能力。”

谢明义笔尖一顿,说:“这是命令,重。集火之下不管是谁都扛不住,不要冒无谓的风险。抓特务是尖兵的任务,不是文艺兵的。文艺兵只需要负责传播思想,各司其职。”

“文工团那边还在改剧本,叶老师说后天就能改好,会出两个版本,一个多角色版本,一个简单版,你们这次在栈江用的就是简版。”

谢明义又补充说道:“现在离七月份出发还有不到三个星期,光州本地的演出、文艺兵的体能训练,这些都要在六月内完成,明天内做好计划提交给我。”

虽然行动总负责人是重锋,但一个行动需要分工合作,光州本地的演出是文工团的事情,他一个陆军军官从来没管过文艺工作,当然还是要交回给文工团,让文工团那边先马上做出计划,再最后将结果告诉他,然后他再呈现到报告内。

体能训练这个倒是简单。

重锋应了下来:“好。”

首长们又提示了一下一些注意事项,会议开了整整一天才结束。

重锋从会议室出来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将近七点了,第一件事就是先区文工团那边找叶君婷老师。

之前栈江之行来得急促,剧本也是匆匆诞生,考虑到演员没多少时间排练,所以角色都尽量往少了写。

比如逃港人形形色色,冯志东只是其中一类性格代表,为了让观众引起共鸣,应该再挑选几类典型的逃港人上台。

趁着这一个星期,叶君婷极大地丰富了简版剧本,昨天李潇潇一回来,等她好好休息了一晚,叶君婷今天就马上叫了她过来,让她看看新版本《回家》。

和重锋开会一样,李潇潇也在自己老师的办公室呆了一整天,甚至比重锋开会的时间更长,因为重锋来的时候,他看到这师生俩还在讨论。

重锋在办公室门口敲了敲门:“叶老师。”

叶君婷抬起头朝他说:“重团长,请进。”

李潇潇正坐在叶君婷旁边,看到重锋进来了,唇角忍不住翘了起来,又抿了抿唇,努力地又把唇角压了下去,但眼里的高兴是无论如何都掩不住了。

她站了起来,腰板笔直,朝重锋敬了个礼:“重团长晚上好!”

重锋回了个礼:“李潇潇同志好。”

军区里规定,每天下级指战员第一次看到上级时,都要行军礼,上级也要回礼。

叶君婷问:“重团长刚开完会吧郑首长那边是有什么指示”

重锋点点头,将会议中和文工团这边有关的事情,告诉了叶君婷。

李潇潇在旁边自然也听到了,心里十分惊喜:要在光州市文工团演,那岂不是意味着,她能跟市文工团的朋友们重聚说不定还能回一趟家呢!

重锋最晚明天下班前就要将报告提交上去,也就意味着叶老师这边要在他提交前半小时给到他准确的信息。

军区文工团的表演对象一直都是军人,因为军区文工团之下,还有省、市、县等各级的文工团,它们都是为百姓表演的,军区文工团与其他文工团负责不同的观众。

文艺兵也不是没有给百姓表演过,但那都是随军出行时迎合氛围而随机表演的,像现在这种正式表演,还是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