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立大功(第4/5页)

要知道,这可就是通敌叛国了!

这一幕已经结束了,显然接下来的剧情,就是敌特找到冯志东。

也就是说,接下来的一幕,李潇潇暂时不用上场,于是重锋又把望远镜递给了方浩明:“我们的目的,不就是要矫正这些错误思想吗?没有错误思想,我们安排这些做什么?”

老百姓是人,不是神。只要是人,就会又情感,有私欲,就看自己的良心能不能压得住它了。

正面它,才能战胜它,回归本心。

之前文工团那边拿出这个剧本的时候,也不是没有人质疑的。

文工团团长提出了非常充分的理由,而重锋也表示支持,用的就是上面那个说法,经过众人严谨又细致的再次讨论,这才通过了方案,同意试用。

是的,目前还只是试用,因为这个剧本跟传统剧本差异太大,有风险,除非效果显著,否则随时都有可能被叫停。

有没有效果,在话剧表演结束之后,应该很快就能看到了。

当然,方浩明的担心是对的,因为这个剧的目的并不是震慑作用,所以表达的方向不是“主角犯了错投敌被捕,受到了严惩,其他百姓引以为戒”,而是通过亲情在主角为敌特办事前,将主角从违法犯罪的边缘拉回来。

因此,后面的剧情是这样的——

敌特跟冯志东约定,冯志东把腐败思想小传单放进每家每户中,完成了就给钱,如果表现得好,就会给他一条去香岛的安全渠道,让他早日赚钱,给姐姐治病。

然而,姐弟俩从小一起长大,冯志东虽然答应了敌特做这件事,但心绪不宁,冯淑敏很快就看出来了,跟踪冯志东的时候,将他抓了个现行。

冯淑敏趁着他们被人发现之前,带着冯志东赶紧回家。

她一问之下,冯志东原本还嘴硬不肯说的,但冯淑敏哭得伤心,还一边说了许多触动人心的话,冯志东心里十分内疚,又很心疼,也是因为她已经看见他的传单了,他实在瞒不过了,就将实情告诉了姐姐。

冯淑敏没有责骂冯志东,但是告诉他——

这条村子,是生他们养他们的地方,他们的爷爷奶奶和村里其他老爷子老奶奶,以前为了捍卫村子,跟着解放军一起作战,这才有了他们。他们怎么能忘了本呢?

而且,她就只有他一个弟弟了,唯一的亲人,要是亲人都不在身边,有钱又怎么样呢用钱是买不回来亲人的陪伴的。

于是,为了将功补过,冯淑敏想出了一个办法,假意要帮敌特办事,实则打探敌情。

姐弟俩偷偷将这事告诉了生产队长,生产队长又连夜找了公安。

几个商议了一下,决定让冯志东去套话,并且假意示好获取信任,最后获取大量情报,这其中就有敌特口中的抵达香岛的“安全途径”。

这一听非同小可,所谓的“安全途径”根本不安全,只是特务提供一些很随意的训练,然后提供一些粮食和救生工具,然后将他们带到岸边,让他们自己游到对岸香岛。

这些救生工具大多是避孕套,因为方便携带,可以装作普通百姓散步,趁着没人下了水,不停地游,到中心时没力气了,就把套子吹胀,借着浮力歇一会儿。

因为这件事非同小可,于是公安马上联动了解放军,联手布下天罗地网。

八月仍是炎炎夏季,暴雨说来就来,江水汹涌,逃港人在江水浮沉,眼看着许多人就要白白丢掉性命,幸好军警赶到,将这些人都救了上了。

俗话说,不见棺材不落泪,人死万事空,金钱富贵怎么比得上自己的性命重要呢?

即使自嘲命贱如泥,可真的到了直面死亡的一刻,最舍不得的自然还是自己的亲人。

军警们将差点丢了性命的逃港人遣了回去,而逃港人的亲人们听说路途不安全,早就担心得坐立不安,双方见面后,都互相抱头痛哭,后悔至极。

正是因为冯志东套出了敌特的信息,军警们才能及时赶到,救回这些人。

这么一算,冯志东也算是这些人的救命恩人了,受到了大家的感谢。

在拯救了这么多人的性命之后,冯志东也终于领悟到了做人应该脚踏实地,不要贪图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也只有身为自己同胞的军警同志,才会为百姓豁出性命保护他们,也只有自己的亲人,才会真正关心自己。

话剧在温馨大团圆中结束,台下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久久未散,演员们只得在台上一次次地致谢。

县长之前就特意请影楼的职工过来帮忙拍照,于是演出结束后,从致谢到合影再到散场,花了足足一个多小时。

演员们回到办公楼里面卸妆换衣服,李潇潇出来之后,正打算去问一下重锋晚上要不要一起喝面糊糊,谁知道刚过去,就看到他的办公室竟然有不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