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逃港人(第4/5页)

栈江离宝安县不远,每年自然也有不少人往对岸冲了,这回栈江上报的线索里,经分析后初步推断那特务很有可能是英伦三岛那边派来的人。

结合香岛那边缺工人,那特务很有可能就是挑宝安县附近地方下手,来散播思想,除了打探秘密,还能诱使更多的人去香岛的。

而郑师长正是看到了话剧的力量,所以想着让话剧组出一个话剧,反思想侵蚀。

李潇潇想到刚才穆添志说,重锋最多会给演员们二十分钟。

二十分钟其实能将一个完整的故事了,毕竟二十一世纪的的动漫也就二十来分钟一集。只要紧凑简练,二十分钟也能表达出核心思想。

李潇潇朝穆添志喊了一声:“报告团长!”

穆添志平时跟下属们谈事情的时候,并没有这么多规矩,见这小姑娘一脸正经地喊着报告,咳了一声:“你说。”

“二十分钟也能演。”李潇潇一脸认真地说,“虽然时间紧迫,但挑战总是伴随着机遇的。这次行动军民联动,人数众多,是少有的大行动,如果我们能在这次演出正式版本,就是让这个剧打一个开门红。”

穆添志当然也知道这个道理,郑师长的初衷可不也是这样?

但现在最大的难题,是他这下属叶君婷对两个剧本都不满意,还想修改,已经来不及了,所以他才说先拿其中一个版本,等过了这次之后,再慢慢修改。

不过,这小姑娘既然敢这么说……穆添志问:“那你是有想法了?”

叶君婷也一脸期待地看着李潇潇,心想,自己把这孩子叫过来,果然是对的!

李潇潇点点头,慢慢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话剧不是喊口号,而是将生活写进剧本里,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样才能在引起观众共鸣的同时,让他们接受话剧里的核心思想。”

“即使我们三申五令,强调逃港失败会受到什么惩罚,但每年江里海里浮着那么多人淹死,活生生的例子,依然阻止不了他们,更何况只是话剧里的台词喊着惩罚内容呢?”

“规矩是死的,但人是活的。”李潇潇想到逃港大军的悲哀,眼神带了点怜悯,语气却十分坚定,“只要是人就会有心,人心肉做,对父母家人妻子的感情是砍不断的。”

她前世里也曾经在TVB里看到过这些人的采访,采访的年代,早就远离了七十年代,步入了新世纪,她能从那些人的话语中,听到了他们对家人的挂念,只可惜分隔多年,很多人都已经找不着了。

所以,如果想要用话剧改善逃港现象,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我们要突出亲情的牵绊,让亲情的纽带将逃港的人带回来。”李潇潇说,“感情不是单方面的,逃港的人离开家乡,即使家人忍痛支持,但心里还是会担心和牵挂的,内心深处也依然会希望一家人整整齐齐,不想家庭破碎。”

李潇潇顿了顿,说:“当然,除了亲情之外,还可以酌情加上军民一家亲的元素。”

亲情小故事就很简单了,这对于李潇潇来说,简直是信手拈来,她朝两人现场就编了一个:

一对穷苦兄妹,从小父母双亡,相依为命,家里清苦,哥哥为了妹妹能吃饱饭,拼命赚工分,但两人还是经常吃不饱。

于是特务就利用哥哥,跟他说只要帮点小忙,就能给他一大笔钱,而他办完事,还能把钱留给妹妹,他再去香岛赚钱。

这样一来,虽然兄妹俩两地相隔,但起码都能吃饱穿暖。

而在整个剧里面,当然重点就是兄妹间的亲情,着重表现在亲情怎么战胜金钱的诱惑,最终使哥哥放弃去香岛的想法。

穆团长和叶老师听完之后,眼神都是一亮:这可比之前两个版本都更温馨,听着就让人感觉心里暖暖的,而不是像第一版本那样,看着都有点毛骨悚然。

整个故事角色并没有很多,这也是考虑到时间紧迫,来不及多次排练,但是可以调出话剧组最拔尖的几个演员,台词和角色塑造都能很快上手。

但穆团长还有一个最担忧的事情:“那写出来需要多久”

“下午您开会前,我就可以先写出一个简纲,列出重点……”李潇潇说,“完整的剧本,明天早上出操前我能写好。”

“好,好……”穆团长连声称赞,一脸感叹地朝叶老师说,“难怪你之前这么坚持要等她来,太值得了。”

叶老师也笑着说:“潇潇,那等团长他们开完会之后,看看领导们有没有其他建议,你再动笔,明天之内写完都行。”

李潇潇爽快地应下了。

她以为这个剧本应该没什么问题的,于是安心地参加了下午的话剧组迎新会,等到散场后,却迎来了穆团长表示要稍作修改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