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别让我说第二遍(第2/3页)

可米克李不是。

他永远都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一次拍摄中,

萨米喊停,对米克李说:“你的语气能再激烈一点儿吗?”

“为什么?”这是米克李的第一反应。

接着,他会转过身,皱着眉头,紧紧地盯着萨米,给出反对意见:“我不认为我的表演有问题。”

“在这一段里,你们正在吵架。”萨米不属于那种过分独断专行的导演。

所以,在对方质疑自己命令时,他没有生气,反而耐着性子地进行解释。

“他们是好兄弟,不是仇人。”

但米克李立刻提出反驳:“一个人在和好兄弟吵架的时候,也许会口出恶言,但不可能表现得更激烈了。”

“那你有没有考虑过一种情况,如果乔恩恨着柯林呢?”萨米依然耐心地继续问。

米克李露出沉思的神色,最终还是固执地辩驳了一句:“他不恨他,他是他最好的兄弟。”

萨米沉默了一会儿,单纯地认为这是他和米克李目前的矛盾是对角色的理解上出现了分歧。

正如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不同的人看到同一个角色也会有不同的看法。

这事后来的解决方式还算简单。

他俩一起跑去问了角色的原型——Hello乐队的吉他手乔恩。

说实话,挺让人尴尬的。

两个相对陌生的人跑过去问:“你恨过你最好的兄弟柯林吗?”

吉他手乔恩当场就露出了一个愕然的表情。

但好在长期被生活摧残的Hello乐队,成员一个个都是大心脏,他很快就释然地笑了起来,回忆着往昔:“当然,我快恨死他了。而且,我以前欺负过他很多次,在他牙刷上抹奶油,把他喜欢的唱片统统藏起来,偷偷在他的T恤后头写‘Fuck me’!”

米克李很惊奇:“你们不是好兄弟吗?”

乔恩露出了一抹狡黠的笑容:“对,他如果想跳楼的话,我一定会拦住他。”

这,这是什么古怪的友情?

米克李还是不理解。

可事实证明了萨米的观点才是正确的。

那就只能按照他的意思拍了。

所以,接下来的拍摄中,米克李稍稍消停了一阵子。

可问题在于,萨米自找苦吃地不想把影片拍成一部纪录片。

——很多真人纪录片都非常的枯燥乏味,也许在科普和讲述真实人生方面是成功的。

——但在我看来,也许的确满足了一部分观众的需求,可无形中也设置了一个高高的门槛,把那些对纪录片中真人真事都不熟悉的观众挡在了外偷,他们肯定不会想去看这种影片的。

萨米在做拍摄计划时,专门和剧组的主要成员们阐述着自己的想法:

——我想拍的是一部看起来有趣点儿的电影,不是纪录片。

——虽然这部电影是根据Hello乐队的真人真事改编,但我希望某些表达上能更夸张和戏剧化一点儿。换句话说,我不想照本宣科,影片传达的应该是一种精神,而不是单纯的记录事件,后者是不会让观众感动的。

想法很好。

也获得了剧组成员的集体支持。

但这样一来,他和米克李的一些分歧自然没办法靠真人来给予反驳了。

于是,两人在拍摄中开始频繁爆发激烈的争吵:

——你不能穿这种外套,乔恩玩的不是朋克!

——你不是说不想照本宣科,想要戏剧和夸张吗?如果吉他手是个朋克,这不是很酷吗?

——我不想照本宣科,但前提是不改变角色本人的特质。

——只是一件外套。

——不行!

——这样更酷,你的想法太老旧了。

这一次争吵是米克李赢了。

他在镜头中,执意穿上了一件很朋克的皮夹克。

萨米气得不行。

他强迫症一般地把这个镜头重复地拍了十遍,一方面是赌气,另一方面是怎么看都觉得外套超级不顺眼,不管怎么拍都不满意。

受到牵连的剧组成员们后来痛苦地这么说:[太糟糕了,仿佛是一场比拼意志力的拉锯战。]

两个人的关系在这种不断地争吵中越来越紧张。

并且,事态加剧。

有一天,当米克李到了拍摄现场后,发现萨米还没来,但当天拍戏的演员已经提前到齐了。

于是,他神奇地指挥起摄影师,自导自演起来,拍摄过程,还非常地吹毛求疵。

遭遇堵车和一些倒霉事的萨米好不容易解决问题,匆匆赶到片场后,就看到了自家剧组摄影师那一脸受伤的委屈表情,那感觉有点儿像是他好端端走在马路上,却被冲出来的七八个壮汉强拉进巷子中来了一段暴打,鼻青脸肿!

然后,米克李还兴冲冲地给萨米看了他拍好的样片。

简直离谱至极!

什么见鬼的垃圾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