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名“黎” “黎民之黎,众生之黎,我等……(第2/3页)

卫蔷苦笑:“几年没受伤受不住疼,你们……哎,这坐垫看着实在不错,是阿盈你做的?”

小姑娘老老实实将坐垫放在了椅子上,嘴里说“”

“是我和青蚨一起做的,青蚨去集上买鸡屁股说要给元帅以形补形。”

屁股并不算翘的卫蔷:“……”

……

新任荆州刺史孙幺儿赶着大年初一赴任荆州,呆了一个多月又要去太原开大会,荆州政务多如草原上的草,就算有元帅代管了些日子,事总是做不完的。

为此,孙幺儿将出发往太原的时间一拖再拖,二月十九开会,他一直压在二月初十才出了门,荆州学政封莺却没去太原,荆州离学之事迫在眉睫,她与元帅特请了假。

封莺不去,与孙幺儿同行的就是湛卢、龙渊两位将军,两位将军征战多年说骑术高明都并非夸赞之词,湛卢文将古求胜龙渊文将盛凄凄也都能勉强跟上,只有孙幺儿骑马去追颠的一身骨头都散了也只能落在后面吃土。

可怜他生得不高,人也消瘦,快到太原的时候几乎只剩了一副骨头。

倒是比他想的还快些,才八日就望见了太原城。

“封、封学政不来太原,倒是少了这顿苦头!我怎么这么想不开,要与、与两位将军同行?”

龙渊将军符婵看了湛卢将军龙十九娘子一眼,笑着道:“龙将军老当益壮,月前才挨了四十杖,现今还能驰骋数日。”

龙十九娘子手中握紧马鞭,上元节时她回江陵城一是为了调回二是为了受她欠下的八十军杖,去了胜邪部才知元帅竟自认失察,分了她的罪过,初十的时候已经领了四十杖。

被分去的那四十杖尽数打在了她的身上,今年已经六十有余被军中上下称作“龙婆”的老将军带伤回了江陵城外的湛卢军营,在圆月下沐浴着冷风,当着数万将士的面痛陈过错,自己抽了自己四十鞭子。

不过军中各部不可私下互通消息,符婵也不知此事,与龙十九娘子同路,她一路不曾给过好脸色。

元帅受了四十杖仍骑马回了安兴县不曾修养,知情之人无不心疼。

符婵土匪出身,二十多岁的时候大字还不识几个,从认字到学兵法都是跟了元帅之后才会的,她却并不是一味粗莽之人,给元帅当将军“为公”二字总牢记在心。

在她看来,龙十九娘子身为一军主将治军不力牵累元帅,就该军法处置了。

四十军杖实在太轻。

“符将军不必笑,我这老……”她回头看了离自己二十丈远的古求胜一眼,“我这老贼驴自以为是,不过是个穷措大,这次来太原,我可是要在元帅面前做些大事。”

说完,龙十九娘子面上一笑。

将开会之处定在太原也是因为东边各州刺史到麟州实在太远,今年除了得曲白梨献太原所在的并州、汾州,定远军还进军攻打荆小乙所占之地,先后占领了沂州、徐州、亳州、汝州、许州,宿州,加上南边的唐州、邓州、襄州、安州、复州、荆州,还有曾属南吴的海州,据有了淮北和汉水一带的大半疆土。

这也意味着齐聚太原的又多了十三个刺史和学政,光是安排住处就让一向俭省的并州刺史几乎挠破了头皮。

好在他妹妹现北疆大学堂副教授、檀州学政伍晴娘也来了太原,让他多了几分慰藉。

只可惜见面不过一刻,伍显文的心又疼了起来,只因他妹妹说:

“大兄,我欲南下领各州学政事。”

伍晴娘是认真的。

北疆大学堂现任教授为崔瑶,可崔瑶是大学政,一年能在大学堂的日子不过月余,其余诸事都是副教授伍晴娘所管,起初让大学政做教授是为了让人不小看大学堂里的杂学,现如今大学堂日渐红火崔瑶早有辞职之念,崔瑶走了,伍晴娘就是大学堂教授的不二之选。

可她想南下,去贫苦者无力读书,女子无权读书之处。

天下并非只有从前守寡的院落、并非只有檀州、并非只有北疆……在更远的地方,她要去让旁人也进大梦里来。

伍显文抱着自己那颗被卫蔷极为欣赏的脑袋原地转圈儿。

“晴娘,南方多瘴疫,这两年还大灾连连,你……”

看着自己妹妹的脸,阻止的话伍显文没能继续说出口。

“我把云州州学对面的院子卖一套,再卖个铺面,你带着钱南下,别亏待了自己。”

伍显文刚到北疆的时候就将自己的家财用来在云州买房,这几年云州城日见繁华读书者云集,大学堂也开在了云州,那五六个铺面六七个院子价钱都翻了几倍。

伍晴娘笑着摇头:“大兄,我这几年出教材、出卷子,还写了两本算学书,没短过钱财,云州的房子十年里只有涨的份儿,你留着来日养老也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