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覆雪 “这世上有两个人对我好,一个是……(第3/5页)

这就是李若灵宝亲眼所见的成婚之后的女人。

她是宁肯死也不愿成这般模样的。

“若是天下女子都不肯成婚,岂不是就要灭种?”小文书问李若灵宝。

李若灵宝将洗净的菜放在案上:“我十七岁的时候跟元帅我不想成婚,也问过元帅这句话。”

小文书头探了过来:“李管事,元帅是怎么说得呀?”

李若灵宝低头一笑:“你先猜。”

南宫进酒也把抻起来的脖子缩了回去。

元帅会怎么说呢?

她想了又想,没想出来。

南宫进酒从小在海边长大,甚是会整治这些鱼,两个鱼头带肉切下来依着元帅说的做了蒸鱼头,加了葱姜酒和一点茱萸,出锅之后用炒过的油酱盖了上去,鱼肉用盐干菜加葱姜酱一起焖了,鱼骨用油煎炒了加热水煮成白汤又加了泡好的干菌子。

鱼头咸香鲜辣,鱼肉的酱香正可下饭,鱼汤里两鲜合一。

再加一盘咸肉烩笋片,一盆用前一天剩的鸡汤在灶上煨透了的芦菔,

将鱼吃了些,用芦菔和笋片下了三碗饭,最后半碗饭还没吃完,荆州民事司管事来勤勤已经来了。

“来管事你还真是人如其名,来得真勤,午食用了么?喝碗鱼汤?”

来勤勤摆手,笑着说:“元帅您可别馋我了,我们八部食堂今日吃的可是合面的蒸饼,包了猪肉馅儿。”

“吃的不错。”卫蔷忙着将碗里的半碗饭扒干净,李若灵宝又盛了碗鱼汤给她。

将鱼汤也喝了,卫蔷拉着来勤勤到了前堂。

“将荆州的老幼孤寡都查清了?”

来勤勤从怀里掏出一份文书:“已经查清了,也赶了一批棉衣已经送了过去。”

卫蔷打开看了一眼,点点头:“孤儿院里我看有一百二十二个孩子,三五日内把剩下这二百多人也都劝过去。”

“元帅,现在有一难事……江陵城外的安兴县有一伙人手里掌握了五十二位孤儿寡妇和老人,现在安兴县的监察卫也不过二十多人,那一伙人足有上百,皆是青壮,他们盘踞县东,那领补助之人多与他们有亲故,劝了两次也自愿将我们给的棉衣粮食等物交给那些人,也不愿去敬老院、孤儿院,二十多岁三十岁的女子们也不愿去工厂做工。一百五十多人竟然就靠着咱们给的东西养了起来。”

来勤勤低声道:“要是不给,就是眼睁睁看着想扶持之人受苦,给了……五日一去,回来的官也好吏也好,无不气恼。”

听完,卫蔷笑了一声,反问道:

“这下知道在荆州做事有多难了吧?”

来勤勤低着头:“是卑职想简单了。”

从文书做到了民事部总部安民司的副司长,二十九岁的来勤勤还是第一次离开麟州主一州民事司事。

以官职来说是平调,她却多觉自己从前不过纸上谈兵,真到了百姓面前也是真的左右支绌。

卫蔷拍了拍她的肩膀:“你有何法能治了此事?”

“卑职已经令人从五日送粮变成了两日送粮,又寻了几个本地人问过,这些青壮是五六年前从大别山上下来的,便有些疑心他们是山匪,这才来与元帅讨个主意。”

卫蔷点点头:“这般想的倒是没错,要么是拿刀的匪要么是不拿刀的匪,不然怎会做出侵占孤寡老弱口粮棉衣之事。你突然改了送粮的时候,这些人定然会闹事……我派些人明日去安兴县,先缴了他们再从他们的嘴里撬山匪的消息。”

“是!”一事算了了,来勤勤心中一松,又说起另外一事。

“元帅,这些日子以来荆州各处离婚的人数差不多都是一天三十几个,一个县一天总有三五个,唯独枝江县到现在一个离婚的也无,卑职派人去看,枝江县在民事司门外设了个棚子,当众以杖殴要离婚的妇人,还让要离婚的男人将自己妻子拖去杖打。

卫蔷看向来勤勤:“当地民事司为何没有报此事?”

来勤勤道:“枝江县民事司多次送信回来皆在过江时被拦下。送来的都是些寻常书信。”

“还有七日就要过年了。腊月初十攻下枝江县,十二日了,十余日一县通信被一群宗族把持……”卫蔷笑了笑,“除恶不尽,我会问责湛卢部。你们民事司低估了枝江县之险,也并非无错。”

转身走了两步,仿佛转了个圈,卫蔷摸着自己的刀柄道:“监察卫人少权责却大,从前其他各州驻有卫军,可补监察卫之缺。在荆州没有这些,你们民政各部遇事得多些思量。”

“卑职思虑不周,错处在我。”

“还知道担责,也并非无药可救,年前那拿刀的匪和不拿刀的匪皆会拔除,到时我看你如何安民。”

南宫进酒站在堂前看着来勤勤匆匆出去,对卫蔷道:

“元帅,承影部报荆州安兴县有山匪盘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