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甘瓜 “你们可知我在此做什么?”……(第2/3页)

卫蔷伸了个懒腰,从于府前的胡凳上站了起来。

今日的康俗坊比昨日还热闹,可惜卖甘瓜的老汉是不敢进了,因为于崇、于岌连着来于府饮宴的众人都没上朝,定远公擅动私兵围堵朝廷命官宅邸之事终于闹到了御前。

皇后有命,着定远公卫臻即刻入宫。

二百禁军又将围了于府的定远军围了一圈儿。

定远公在于府外实实在在呆了一天一夜,禁军来“请”,她只说快有消息了,竟然又拖了两个时辰。

这两个时辰她打了几十个哈欠,打得一众禁军都几乎要跟着一同泛起困来。

直到现在,她知道了房氏已经被救出的消息。

“我回府换一身衣服?”

统领禁军之人乃是羽林中郎将,即使身负皇后之令,对着当朝国公也难展露强硬之态,几个时辰都拖了,换一身衣服的时候总该有。

可让中郎将没想到的是,定远公竟然不是骑马回府,而是同她部下一样用两条腿往定远公府。

康俗坊距离南市不远,这般闹了一天一夜的热闹早引了一众百姓在坊外等着看热闹,见有成队人马出来,路上百姓纷纷抻长了脖子。

看见他们,卫蔷乐了,开口道:“你们看了这许久的热闹,昨日连甘瓜都买尽了,可知我是谁?”

人群中有人喊道:“某知你,你姓卫,是驻守北疆定远公,多年才回了东都一次!”

“哈,还真知我呀?”见卫蔷又笑了,人群鼓噪起来。

又有人呼喊:“某也知你!卫国公你进城那日好大的热闹,大官在城门迎你,比戏文上还气派!”

还有不知谁家娘子大声道:“奴也知你!国公大人生得好看,奴见过就忘不掉了!”

众人哄笑起来。

卫蔷笑完了,又问他们:“你们可知我在此做什么?”

刚刚第一个说自己知定远公的汉子大声道:“卫国公大人围了一户人家!”

“卫国公大人一刀劈坏了人家的大门!”

“国公大人!有人说这家欠了你二十万贯!”

“国公大人!这家是不是把你家郎君抢走了?”

卫蔷指着说郎君那人说:“郎君?我可没有郎君!是我在北疆救过的一个小娘子,小娘子写得一手好字,北疆战士名册她抄了无数次,每次有战士战死沙场,她就将名字单独抄出来,生怕将来亲人来寻,那战士回不了故乡。”

人群渐渐安静下来。

如今东都洛阳城里的百姓,有小半是几年前蛮族南下时逃难来的洛阳。

这些百姓中识字者寥寥,有些因逃难失了地,靠着给南市的商铺跑腿送货,又或者挑担在街以谋生,也有些侥幸在东都城内有一落脚之处,每日看着达官显贵出入,也只是看着,他们喊着卫蔷就喊成了卫国公,也不知什么规矩体统,不过是这大梁最普通的百姓。

他们也是知痛的。

毁家之痛,杀亲之痛,家破人亡之苦,抛去故土之恨,他们都懂。

刚刚说定远公好看那娘子道:“国公大人,那娘子现下如何了?她可是也在东都?我明日捕条鱼与她送去!”

卫蔷对那娘子摆摆手,道:“鱼倒不用了,知道你们惦念,那小娘子定然欢喜,她如今不在东都,正在一处养病,我昨日到今日,所求的不过是那小娘子的消息。”

羽林中郎将也曾见过定远公在朝堂上睥睨群臣、挑衅皇后之态,也听说过她是如何一刀将尚书令的胡子给去了的。

可面对百姓的定远公,却与平时大不相同。

她眉目间都是笑,亲近得就像是不知道是谁递到她手里的那一枚甘瓜。

“那小娘子家人全死在了蛮族刀下,在北疆呆了些日子,才知她叔父还活着,就被她叔父接了回去,也寻了一户人家嫁了……她叔父给她陪送了好大一笔嫁妆,什么玉佛,什么绫罗……”

满门死了还能被叔父找到,嫁了人,还有嫁妆……百姓听得懂,还喜欢听,便轻松听得入了神。

羽林中郎将可不愿定远公在此驻留,想要请她快走,却被一把剑给拦住了。

站在众人之间,卫蔷缓缓道:“嫁妆丰厚,嫁的人家也有名有姓,怎么说也该是一场妥帖姻缘,可谁能想到,那小娘子叔父才去了一年多,那小娘子的夫家就将小娘子卖了。”

说起军国大事,百姓们可能还有些怯,这等事情,那嫁妆再丰厚,也跟他们前屋后巷的事儿没什么区别,立时就有人大喊道:“怕不是有人贪图嫁妆吧!”

“必是贪嫁妆!”

“娶个娘子何其不容易,那娘子又读书会写,怎么就被卖了?可不是见娘家败落,就有心再另娶一个?”说话之人是个老妪。

“有道理!戏文里都是这般写的!抛家弃子想娶公主的陈文章!”

“对,陈文章也是贪图他家娘子嫁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