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误会 “我若有事相托,定不会托与定远……(第2/3页)

“她自然不想提,她越是不想提,于崇郑裘等人就越是会提。我们眼下要做的,就是让有意边市之利的世家都急起来。”

听着卫蔷的话,裴道真的手抖了一下,又苦笑道:“国公大人,如今于崇等人都说您与陈相公借着崔夫人私下勾结,再提起皇后拖延此事,他们恐怕就是内忧外患了。”

“这样才好。”卫蔷坐在案前,取了茶盏为裴道真倒了一杯热茶,笑着说道,“他们越心急,越能为我倾囊而出。”

说起钱时,“不爱讨债”定远公笑了。

如此周折,想要的自然还是世家的钱,更多的钱。

裴道真点点头,定远公此时避而不见,由得流言传遍东都,也让各个想在北疆分一杯羹的世家惶惶难安,若他亦如于郑等人一般想要在丰州边市牟利,此时怕是也要心急如焚。

幸好,他为了自家小女儿被困上阳宫一事顾不得其他,冥冥中竟避过一大劫数。

思及此处,裴道真又说道:“国公大人,端午将至,不知此时蛮族内斗之事如何,若是有何喜讯能赶在节前奏到御前,怕会有火上浇油之效。”

卫蔷转头看一眼窗外,笑着说道:“到时战事好转,丰州就绪,再来一队乌护商人出没于太原,边市之事万事齐备,只是被卡住不能交钱……裴大人,你是不打算让那些贪利好财之人安然过节了。”

既然投身定远公,裴道真自然一心为其着想,北疆变数颇多,能早些将钱收到手中自然是好的。

“国公大人,我亦想过找一亲近世家,让他多多带了银钱去往北疆,此家必急功好利又行事谨慎……”

卫蔷重又看向他,轻声道:“你看中了陆家?”

裴道颔首道:“下官心思瞒不过国公大人。”

手指在桌上轻敲一下,卫蔷摇摇头,裴道真果然能与她想到一出:“再过几日,就会有闻边市之事而越北疆的商队到太原。”

闻此言,裴道真是大笑一声:“分明是国公大人也不想让陆县公安然过节了!”

说到过节,卫蔷突然想起一件私事。

“裴大人,佳节将至,您要不要接阿盈回去过上一日?或者,我设宴请夫人来……”

吃了两日崔姨的软饭,卫蔷也敢将“设宴”二字脱口而出了。

裴道真一愣,连忙站起来行了一礼,道:

“多谢国公体恤内子,此事不敢劳烦国公。”

他直起身,也知自己刚刚有些唐突,缓了一下才道:“内子乃一多情之人,阿盈又甚是依恋其母,若是阿盈还在东都未走,她见了一次定会再想第二次,也让阿盈平白多了些牵挂。”

内子思女欲狂,裴道真如何不知?

可他更知自家女儿前途已定,该将心思放在学业之上,女儿非男儿,却走了男儿也未必走得下去的路,唯有自强自身方为第一要务。

须知他来往定远公府如此频繁,卫蔷每每让他见见女儿,他也不过只见了两三次罢了。

虽然心中还舍不得幼女,裴道真也已将之看作儿子一般,更愿其羽翼强健不惧风沙。

见裴道真实在不肯,卫蔷只能不再提起此事。

“对了,裴大人,我还有一私事,那大理寺少卿杜明辛,其人如何?”

裴道真忽而一笑,从袖中抽出一信笺。

“国公大人,此事我早就有所准备,杜少卿为人稍有放诞,却不失祖上风骨,这信上所写皆是我使家人问来他在东都城中种种传言。”

卫蔷将信展开,只见第一行就写着:

“断袖。”

……

休沐日,伍显文难得去了恩师府上。

如往常一样,竹林处一众寒门出身的大臣正在痛骂世家。

他恩师也如往常一样坐在亭中下棋,契尘和尚与恩师相对而坐,竹叶声掩住了近在咫尺的世事纷杂。

一人拦住他,道:“伍侍郎,久未在恩师府上见你,前些日子我一堂兄正在说续弦一事……”

伍侍郎眨了眨小眼睛。

若是从前,他必要掏一笔酒钱出来,细细听这人如何夸夸他那堂兄,如今却不必了。

见他径直往姜清玄处走去,那人一迭声喊他。

姜清玄放下棋子,见伍显文站在一旁,笑着说道:“你又不肯学棋,怎么有闲情来看我对弈了?”

伍显文又眨了眨眼,他倒也不是对下棋有了兴致,而是突然觉得那些从前他相谈乃至附和之人言谈乏味,说是压制世家,可所说之策无一可行,说世家巧取豪夺,可说话那人亦在家乡大肆买田置地,还称佃户为刁民,也有清廉寒酸与他仿佛的,开口子曰,闭口圣人言,却指望一篇文章就能骂的世家跪地拜服。

他在自己来惯之地绕林而走,竟不知自己可在何处安置此身。

定远公府中几乎少有人说无用之言,自定远公府以下,连那抱剑的小丫头都是每有言,必有行,他只找个角落静坐着,竟也比此时安然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