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跪雨 “那小子怕是又要唱戏了。”……(第2/3页)

那位姓李的兵部库部主事略压低了两分声音,说道:“卫郎将,定远公将要还朝,我听说陛下有意将整个禁军交给她手里操练,你是她北疆旧部,平步青云近在眼前,不会就这么小看了我们这些故交旧友吧?”

“不敢。”话都说到了这个份上,卫行歌只能答应了。

东都之酒味淡薄,酒过三巡,卫行歌也觉得还好,那位昭武副尉请的人不多,倒是个个热情,围着他一再劝酒,又连饮了十几杯,他眉目间多了几分滞涩,脸也红了起来。

这时,门口突然闹了起来。

几个穿着黑甲的人冲破别人的阻拦冲了进来:

“将军!将军!国公今日就已归朝!”

第一遍听到,卫行歌还有些茫然:“什么?归朝?”

“是国公!国公大人上午被圣人用亲王仪仗接回东都了!将军!”

卫行歌猛地站了起来,又觉得脚下不稳,他回首看了一眼酒杯,双手行礼,勾了一下嘴唇,慢慢道:“多谢诸位今日盛情款待,来日,我必然回请。”

他几乎是被自己的兵连拖带架抢出去的。

那些人看着他如此狼狈,脸上都带了笑。

其中姓李的那人笑着说:“定远公孤身归朝,却被圣人委派了统御禁军之责,她能用的不过这卫行歌和他手下五百兵,也不知道她找了一整日也没找到的人这么一身酒气去了,她还能有几分好气度。”

宵禁已起,黑甲军士们持令牌飞驰于道上。

卫行歌无力独自骑马,他坐在一个兵士后面,皱着眉低声说:“一会儿,无论元帅如何罚我……”

那兵士笑着说:“纯钧将军放心,我们转身就走,绝不求情。”

“那就好。刚刚那些人,你们都记住了么?”

“如将军安排,都记下了。”

“最迟明日午前,将东西都准备好。”

“是,将军。”

终于行到了定远公府门前,卫行歌几乎是跌落下马,解下腰间佩刀,他努力站定,大声说:“定远军纯钧部卫行歌,求见国公大人。”

消息通传进了府内,只穿着中衣的卫蔷看了眼开着的窗,窗外的风冷冷的,带着一股湿气。

她把手里的药吞下去,站起来放下杯子说:“就让他在外面跪着醒酒,别脏了我府中的石头。”

“是。”

那传了消息的仆从刚走出住院,一回身,看见正房的灯火已经熄了。

国公府门口,两盏“定远”灯悬在檐下幽幽亮着,卫行歌跪在台阶下,一动也不动。

后半夜下起了雨。

雨水打在身上,卫行歌动也不动。

穿着蓑衣的更夫提灯而过,被他吓了一跳。

一个时辰,又一个时辰,天似乎是亮了,却仍是灰蒙蒙的一片,雨水接天而来,不止何时可终。

定远公府所在的旌善坊住的多是豪门著姓,坊中路上车马往来不绝,青石路上的积水飞溅到卫行歌的身上,他也分毫不动。

北疆少雨,一早起来看见下雨,卫清歌开心得不得了,赤着脚打着伞,还想去水渠里踩水,卫蔷告诉她卫行歌正跪在府门外,她脸上的欢喜顿时都散了。

卫蔷开着窗,一枝正开的新桃横在窗前,委委屈屈地滴着水。

她用手指轻弹了一下花枝,对窗外露出心疼神色的少女说:

“让他先去把该做事做了。”

于是,这一天的上午,整个兵部都看见了卫行歌浑身湿透,一瘸一拐地来交接了他去博州的差事。

那位李主事看见他,连忙问他是怎么了。

卫行歌一言不发,湿冷了一整夜,他的脸上泛着青白,像铁水浇筑出来的。

办完了差事,他回到国公府门前,又跪了下去。

归德郎将跪在定远公府门口的事情被无数双眼睛看见,被无数张嘴传了出去。

有两位郎将联袂而来,为卫行歌求情,他们倒是卫行歌在东都难得有真情分的同袍。

定远公没见。

其中一位面白的郎将说:“你们好歹灌他两口热水,卫郎将他是有功于朝之人,若是身子真有了什么长短,乃国之不幸也。”

卫清歌抱着剑坐在檐下,看看他们,又看了看卫行歌。

两位郎将苦劝无果,强行给卫行歌披了件油布斗篷还是走了。

他们一走,卫清歌就过去把斗篷撤了下来。

卫行歌还是一动也不动,只一双眼看看撑着伞的女孩儿,脸上似乎有笑。

趁着女孩儿靠近她的时候,他说:“清歌莫气,待事了,我请你吃大肉硬饼可好?”

“哼!”

申时,有内侍捧着皇后的旨意来请定远公入宫。

定远公吃着窜了羊肉丸子的热汤饼笑着说:“我一外臣,非朝议,非文思殿宣召,天都快黑了,进什么后宫?”

竟然真的就抗旨不遵,把内侍连人带东西给轰出了定远公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