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停留在1997年的第一场演唱会(第3/9页)

我曾经在小北家的阁楼上画过一张素描,画的就是我坐在小北的自行车后座上把手张开,拥抱自然的样子。小北将这幅画找人上了色,签了自己的名字,裱了框,很郑重地挂在房间最显眼的地方。

我在旁边往嘴里塞跳跳糖,那些不安分的小糖粒在我的嘴中、牙齿上、牙床前噼啪地打架。

小北说雅笛,等我二十二岁的时候,你就可以来把这幅画拿走,我想到时候我也差不多成名了,你就可以拿这幅画赚大钱了。

我开始往嘴里送水,边送边把眼睛笑成一条线。我看到那幅画的右下方,一笔一画地写着:顾颜北。1997年8月18日。有效期1997-2007。

看着这个日期,我微微笑了笑。小北也笑了。我摸着那个日期,就仿佛摸着一个长远的有目的性的谋划。

他把自己谋划给了音乐。

而我,却把自己,谋划给了这十年的时间。

十年,仿佛是一个遥遥无期的时间。可是,这有什么呢。既然小北可以用十年的时间去怀揣一个音乐的梦想,那我为什么不能用十年的时间,去等待一个未知的将来。

那时候我坚信我可以,就如他坚信他一定会成名一样。

我们的梦想那么真实地存在于1997年那个不算炎热的多风时节里。

这是活着的一种自我快乐。如果自己都不曾给自己希望和鼓励,那么,谁又会来承担你心中一直保存完好的梦想和未来呢。

4{我第一次那么痛恨自己不能能歌善舞}

那一年,我常常做一个梦,在他开第一场演唱会的时候,他会对我说:“雅笛,谢谢你这么多年的陪伴。”

这个梦太美好了,以至于我醒来的时候嘴角都是上扬的,我觉得梦总是会成真的,否则怎么能这么真实地记忆在我的脑海里呢。

直到遇到苏宛月,我才记起一句老人常说的话,梦与现实总是相反的。

如此真真切切,刻骨铭心。

苏宛月。人如其名。她有一头半长的头发,随意地披在肩上,眼睛不大,却很水灵,白衣长裙,头上常常缀一朵雏菊发卡。

她还没来昕川大学的时候,在景安城就是半大不小的名人了。初二时就已经过了钢琴十级,参加省里的各种比赛都名列前茅,还曾在市电视台组织的晚会上表演。并且,她的母亲是全景安城最出名的声乐老师。

最让人高谈阔论的是她没有去上“艺安”,而是来了以理科为主的“昕川”,这让整座景安城的人都惊讶了一把。

我发现小北喜欢她,是在学校的元旦晚会上,她唱《劲草娇花》时。一首老的粤语歌,可是她自弹自唱,别有一番风情。

那天小北选唱的曲子是《光辉岁月》,之前我们排了很多遍,都没有问题。可是,小北在看完苏宛月的表演之后,就将所有的歌词都唱错了。

我站在台下,听到周围一片嘲笑以及小北一脸的窘迫,伴奏带的声音过了很久,小北还是不在音乐的点上。好不容易熬到演唱结束,我看到小北匆忙地下了台,我穿过人群走到后台,想给他第一个安慰的鼓励。

只是我还没有走到后台,就在远处看到苏宛月和小北站在一起。

我听到苏宛月的声音,她说,其实你声音挺好的,就是太紧张了,还缺乏声乐的训练。

小北好像张不开嘴一样,拼命地点头,那样子傻愣愣的,让我看着心里憋得慌。

苏宛月又说,你叫顾颜北哦?

小北说,是。

如果你真想唱好歌,你可以来找我妈学。

小北又点头,说,好。

后台的道具五彩缤纷地散落一地,就像我突然散落的心。

小北看苏宛月的眼神是那样精细,精细到不能错过她脸上皮肤的任何一丝纹路。那样的眼神我是多么熟悉,熟悉到我清楚地知道这个眼神背后的含义。

他那样小心翼翼地站着,这对我来说,是多么大的一个打击。

我转身走了出去,在黑夜里走了很久,走到了小北带我去的那个露天舞台,有人在台上表演二人转,台下的观众吃着瓜子笑成一团。

这么喜庆的段子我却一点也笑不出来,我坐在最后一排的角落里,把自己缩成小小的一团,我害怕这样的失去,我害怕这样莫名其妙的丢失。

露天舞台的表演在十点散了场,周围的人渐渐散了,整个场地只剩下空空的寂寞和空气。有人拍了拍我的肩膀,我抬起头,看到一个笑容明亮的男生站在我面前,一脸担忧地问我,你怎么了?

我摇头,继续抱着膝盖坐在凳子上,有几个穿着校服的男生在远处喊,木希,快过来排练。

一会就来。那个叫木希的男生对那群男生喊了一声,然后半蹲在我身边问,你真的没事吗?这么晚了要不要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