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第2/2页)

景遐眨眨眼,奇道:“严二你倒是有本事……不过这事你还要来问我么?”

他又喝了一口茶,缓缓道:“这事情,你当然只能让它烂在心里。”

严清鹤何尝不知道要烂在心里。只是他现在知道的事情多了些,可以暂时逃避开与自己有关的部分,像个旁观者一样想想皇帝的八卦。

景遐忽然凑到严清鹤耳边,悄声说:“我也与你说件事情。”

“什么事?神神秘秘的。”严清鹤被他影响,也不由自主放低声音。

“你记得刘长承么?”

严清鹤当然记得。那是他的同年,都是德启元年的进士,新帝登基以来录的第一榜,人数比平时还多了些。这个刘长承是个贫寒人家的子弟,是入赘了当地富户才解决了温饱,连同当时上京赶考的钱都是他岳家出的。这人当初入赘时,当地多少读书人戳着脊梁骨骂他,后来考中了,反而全成了一片赞美之声了。

“此人如今是在永州一代做官吧……我记得去年还听人说起过,仍然是清贫,又肯担责任,大家都称赞的。”

“他倒是清贫。”景遐冷笑一声,“那你记得永州失窃的官银么?”

严清鹤一时不敢细想,他问道:“你……你这话什么意思?”

“就是你想的意思,那姓刘的监守自盗。十万的白银,如今只查着五万,他也只认了五万。”

“你说的真是他?”严清鹤实在没法相信。他与这人多少有过些交情,那时就觉得他为人正直,也确是贫寒出来的,吃得苦。后来有了个有钱的岳家,又做了官,仍然过清苦的日子,政绩也是有的。这样的一个人,何至于做出这种事来?

“清鹤呀……”景遐叹道,“你生在京里,长在京里,有些事情你不懂。天下读书人,有几个如你一样的,又有几个如你大哥一样的?你这是前几世修得的福分。”

“你不是么?”严清鹤反问。

景遐笑起来:“我当然也是,所以我才没贪五万两雪花银。那刘长承认罪的时候痛哭不已,说天下寒士苦读如他者多矣,如他一样考中的又有几个?便是考中了,一辈子清贫守正,也多是窝在地方上终老了,有什么意思?”

严清鹤不语。他的确也少想这些事情,尤其是近来囿于皇帝这事情,哪里就能想起天下士人的命运。

“世人苦被名利累呀……”景遐感慨,“寒门子弟如此,京城的大人物们难道不一样么?都是一样的,牵挂太多,谁也舍不了,顺心顺意的太难了。”

严清鹤不知景遐又为何有这么多感慨,他也不知道如何接话。他只是自嘲地想,景遐说得也没错,自己不也是被这些东西牵绊着吗?他要真是了无牵挂,也不是现在的憋屈了。但牵挂放不下,他也没法怨别人。

“这事情现在还压着,估计再过几日就该传遍了,朝里怕是有人欢喜有人忧吧。”景遐看着严清鹤道,“哎,清鹤,你嘴严吧,不至于转头把我这话传出去吧?”

严清鹤知道景遐也只是与他玩笑,回道:“你嘴多严,我就多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