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第2/3页)

张河接过茶,闷闷地喝了一口,脸却还僵着,有些回不过神来。

他呐呐道:“这……未免也太……”

李文斌知道他为什么这样吃惊,和贺林轩李文武解释道:“林二夫郎在家排行第七,他和行六的兄长是武家唯二的嫡出子嗣,都是哥儿。不过,他二人一个是正室所出,一个是继室所出。”

“一向都说他二人感情亲厚,我还听说,当年林阁老与武家嫡子定下亲事,并没有指明是谁。不过,长幼有序,理应是武家六郎嫁入林家,可……

你们也看到了,武六嫁去了南扬,而武家七郎留在了京中。”

外人对此事多有揣测,不过时隔多年,渐渐没有人提了。

后来武家六郎丧夫,因无子,自请归家,才又有人说了些闲话。直至林家二夫郎出了那档子事,说这事的人越来越多,连李文斌都听说了。

现在想来,那些流言也不是偶然。

倘若武六郎自回京后,就开始计划谋害自己的双弟,如此心机,实在让人胆寒。

张河也觉得毛骨悚然,“他莫非是因为被抢了婚事怀恨在心?还是他对那林次孙也有图谋?可这不该啊……”

张河坐直了些,和他们说道:“你们是不知道,认识武六郎的就没有说他不好的。”

“他丧夫归家,别人说来都是同情,就连郑家那个——勉之,你知道的,郑夫郎那张破嘴,逮着谁都要咬几口才舒坦,谁都讨不着好。可他就从来不说武六的坏话,最重的一句就是‘武家六兄什么都好,就是命不好。’”

嘶。

张河倒吸了一口凉气,“如果这都是他有心经营出来的,那这武六也太厉害了吧?”

武家六郎一个寡夫,在京中夫郎圈子里还能左右逢源,谁见了都能给他一点笑脸,说话留三分情面。

张河从前只以为他是个真好人,才让人喜欢。

可若没有这样的前提,此人心机之深,也太可怕了。

何况,自从林家二夫郎出事之后,他就住在禅院,日日照顾自己的双弟,凡事亲力亲为。

经此一事,饱受赞誉。

张河就没少听王海峰说起他的好处,听的多了,他也觉得这个人千好万好。因为武六郎处境艰难,却还肯对慈幼院一事尽一己之力,便总是感念他的良善。

可现在……

呸!

那些感恩全都喂了狗。

张河把捏在手里忘了喝的茶水放到一边,擦了擦额头上冒出的冷汗,说道:“虽说我和他没什么交情,可如今想起来,我这后背一阵凉。太吓人了。”

李文武握住他发凉的手,微微皱了皱眉,温声说:“好了,别说这个了。善恶到头终有报,如今他也得了应得的报应,你别多想。”

张河点了点头,静默半晌,叹气道:“说一千道一万,还是得嫁一个靠谱的。要是林家二郎有心相护,哪会被人钻空子,弄出这么多乱七八糟的事。”

李文武听得一乐,“你知道就好。”

张河看他笑得得意,也笑了起来,觑他一眼道:“我可没说你。”

他看向李文斌,说道:“勉之,那我们拿了他的钱,会不会不太好?”

李文斌摇头道:“人有好坏,银子可没有。”

“说的也是。”

张河虽然还觉得那银子拿着膈应得慌,不过确实没有和银子过不去的道理,也就不提这话了。

他站起身道:“我过来就顾着和你们说话了,还没去见过两位阿嫂。勉之,你和林轩接着忙你们的,我去去就回。”

李文武见状,也道:“我跟你们阿嫂一起去。老先生在用功我不便打扰,不过上回和薄家大兄下棋,留着残局还没有下完,我寻他去。”

贺林轩和李文斌自然不阻拦。

两人复又拿起之前校对了一半的稿子。

贺林轩接着画之前画了一半的画,动了几笔,见李文斌拿着稿子发呆,抬手摸了摸他的脸,关切道:“怎么了?勉之,你也被吓着了?”

李文斌摇了摇头,把脸埋进他温热的掌心里,叹道:“没什么,只是千般算计一场空,我想不明白他为何非要如此。”

贺林轩丢开石墨笔,坐到他身边,揽住他道:“大概是他觉得自己除了仇恨,已经一无所有了吧。”

李文斌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贺林轩见他不高兴,索性拉他起来,说:“好了,不想这些人了。鸡蛋糕应该做好了,我们去厨房看看,再给你做一道牛奶蘑菇汤。”

李文斌笑起来,“你当这是自己家呢,这般不见外。”

贺林轩牵着他,一面往外走,一面说:“不让薄老看见就行了。真不知道他老人家怎么在这件事上这么想不开,非说什么君子远庖厨,男子汉大丈夫下厨不像样子。我上回做的,他也没少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