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第2/4页)

读书向来最是烧钱不过,绝大多数普通平民家庭供一个读书人就已经是挺艰难的了,一家子勒紧了裤腰带甚至恨不得连喉咙都扎紧了不吃不喝咬牙供着,能有个机会多点收入怎么还反倒叫人家不乐意了?

大多普通百姓对此实在是很难以理解,就觉得这些人简直就是莫名其妙无理取闹,还特别不识好歹,脑子病得不轻呢。

“算了算了,这些人恐怕都读书读傻了,咱们也不用管他们想什么,往后就记得离着这些人远一些吧,免得哪天又犯糊涂引来老天爷责罚再牵累到咱们。”

“没错,得离着远远儿的,不然雷劈他们时容易被连累到!”

“反正这会儿闲着,咱们赶紧的分头去打听打听,到底都是谁家的最好都弄明白了,日后方便咱们躲着些。”

“走走走……”

与此同时,江南这一带其他几个地区也几乎是大同小异的情景。

这些惨遭雷劈的书生仿佛顷刻间就成了瘟疫一般的存在,连带着自己家里人都不受左邻右舍的待见,一天天只想发设法要撵他们搬家,生怕在旁边连累到自己。

甚至连就读的书院都不要他们了,一来怕被连累,二来先生、同窗也都认为他们是遭受过天谴之人,可见品行不端心性不佳,不配再读圣贤书。

这都还不是最惨的,等眼睁睁看着豪华的皇家学院建立起来,看着那些备受学子推崇向往的世家大族派来的先生,看着那无数珍藏典籍一批一批运送而来……所有读书人都在欢呼雀跃激动落泪,可这一切却都与他们无关,这才是世间最惨无人道的事。

不是没想过闹腾,但他们这群人实在是不够看的,根本闹不出什么大动静来。

倒是有那蔫儿坏的还想拿着女人抛头露面和缠足一事来说道,来蛊惑旁人,但……眼下其他安然无恙的学子只恨不得从万人血书上将自己的名字抠掉呢,当时情绪上头冲动之下留了名字和手印儿,这会儿冷静下来后悔后怕都还来不及,又哪里还愿意跟他们胡闹?

有这功夫头悬梁锥刺股好好温习功课挤进皇家学院不好吗?闹什么闹?回头再将这么好的皇家学院闹没了该上哪儿哭去?

是个正常人都知道衡量得失利弊,真真切切的巨大蛋糕摆在眼前时那可就绝不是旁人三两句话就能煽动起来的了。

只能说林诗语这一手戳得实在太狠,快准狠地死死拿捏住了这些刺儿头的软肋,更妙的是,这一招的作用却远不止当下,而是能够持续性镇压的。

配置极尽豪华的皇家学院就如同一把刀子似的悬挂在了这些读书人的头顶上,日后再有个什么事想要闹腾也都该思量思量了,别动不动就搞什么万人血书来造势胁迫,更别轻而易举被歹人煽动起来当刀子使。

一根筋的老迂腐老顽固的确是有,但绝大多数终归还是正常人,他们绝不可能再做到团结一心,如此一来又还能成得了什么气候?

康熙自然也很明白这一点,索性做就做到极致,大手一挥连束脩都给免除了,只要能够通过入学考核就能免费学习,住宿、三餐一应配置齐全不需花费一个铜板,甚至每个月还能有免费的笔墨纸砚发放,偌大的藏书阁随意借随意看……种种福利简直好到令人不敢置信。

虽说如此一来耗费不少,但相较于收获到的好处,这点东西大可忽略不计。

打从登基以来康熙就想方设法拉拢汉人,甚至不惜前去祭拜朱元璋,但各种政策手段的收效显然都不尽如人意,每每反倒被那些隐藏在坊间各处的“反清复明”势力痛批嘲讽,极尽挑唆离间之事。

而此次这样一手下来,倒是让他敏锐地察觉到了其中的利益,摆平这些刺儿头很难,却又意外的简单。

闹事的读书人顷刻间作鸟兽散,堵住的前路就这么畅通了,薛宝钗的事业也终于得以顺利进行下去,再是不必担心出门就被人砸破脑袋这种荒唐事了。

不知不觉之中,一个年头又翻了过去,就在第一批学子通过考核成功进入皇家学院的同时,京城里稍稍落在后头的女子学院终于也竣工了。

只是这女先生却难寻得很,学识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还是思想问题,若是做先生的思想都被腐化了,那还教什么学生?这个学院的真正意义也就没有了。

为此,林诗语真真是愁得头发都要秃了。

“娘娘可是一叶障目了?”涟漪端了杯茶递给她,笑盈盈道:“咱们家二姑娘不就是个再合适不过的人选?”

林诗语接过茶灌了一大口,而后白了她一眼,“玉儿自然是合适的,只是她一个人显然远远不够啊。”

妹妹的骨子里其实就有股“叛逆”的劲儿,对于那些劳什子的礼教亦是嗤之以鼻,且才学也极好,当这个女先生的确再合适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