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第4/4页)

林诗语仔细想了想,道理倒也不错,于是就点点头,忽而又是一顿,嘴角一勾似笑非笑地瞅他,“小四懂的可真多。”

“……”

正在这时,外头涟漪的声音却救了他一把。

“娘娘,皇上又打发人送东西来了。”

原以为又是像平时那样,不过是偶然得了什么好东西才送来几件罢了,却谁想这回的阵仗还有点大,二三十个太监进进出出,瞬间就将屋里的空地儿都给堆满了。

不仅是给果果的,还有给她的。

林诗语愕然,“今儿怎么这么反常?莫不是有什么喜事?”

“奴婢方才跟他们打听过了,说是台湾降了,皇上正高兴着呢。”

“台湾降了?”胤禛乐了。

后面没过两日就听说那郑克塽已经在被送往京城的路上了,而成功收复台湾的康熙也开始着手安排了下去,最终决定在台湾设一府三县,隶属福建省。

当年抗清名将郑芝龙在乱军中自尽后,其子郑成功便率领着其旧部于东南沿海继续抗清,一度成为南明最重要的军事力量,而后是郑成功的儿子郑经、孙子郑克塽,这么多年来这郑氏一族着实给清廷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困扰。

如今好不容易将郑军给打灭了,台湾也成功收复了回来,不得不说这对于清廷来说的确是极其欢欣鼓舞的一件大喜事,也难怪康熙这些日子都乐呵呵的,颇有种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感觉。

林诗语也很高兴,不过却并非是高兴于剿灭南明势力,而是由此事所带来的另一件事——放开海禁。

但凡说到清朝就不免会提到全面海禁、闭关锁国……而事实上早期时并非是那样的。

早期清廷其实并没有海禁政策,后面决定延续海禁政策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南明的反抗势力,郑军早前就一直是靠着沿海一带的补给才能够跟清廷周旋抗衡下去,故而顺治才企图用海禁政策掐断这些余孽的补给来源。

当然了,倭寇不时的骚扰也的确令人烦不胜烦,麻烦多得很,且据说那会儿有不少汉人不服满人的统治,会乘船远赴南洋再不回来……基于这些种种原因,海禁政策仿佛也就不那么难以理解了。

历史上收复台湾之后康熙就放开了海禁,且还是全面开放,不仅仅是东西两洋,就连向来严厉禁止的赴日贸易也开放了,好几个地方都还专门设了海关负责管理对外贸易,可以说那三十年里海上贸易的发展真算得上是很繁盛了。

可惜,到晚年这位爷就开始犯糊涂了,一度直到四大爷上位才又放开海禁,若是后续接着好好发展下去倒也还来得及,可谁叫后来登基的那个逆子一心效仿他皇玛法呢,愣是将好好的局势又给掰了回去,至此大清就彻彻底底开始了闭关锁国之路。

越想,林诗语这心里头就越是气得狠,不禁连连往身边的臭小子身上瞟。

虽说这辈子皇位是没有她儿子什么事儿了,但……若是乾隆那个花心败家又好大喜功的逆子还是成了她的亲孙子,她恐怕真会忍不住想要打人!

“额娘?”

“额娘看见你突然就有点生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