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第3/4页)

他是说得大方,但谁还敢真提什么过分的要求呢?就算真胆大包天开口提了,答应不答应还不是他说了算。

林诗语就暗自撇撇嘴,想了想,就笑道:“皇上若非要赏赐臣妾那臣妾可就却之不恭了,刚好眼下有一桩事已是烦扰了臣妾许久……”

“哦?你说说看。”康熙不动声色的说道。

“臣妾家中有一胞妹皇上也是知晓的,眼看着明年就该参选了……这孩子打小被臣妾和父亲娇宠惯了,愈发主意大了起来,非说什么要比着父亲挑未来的夫婿,否则宁可不嫁!皇上您说说,哪家未出阁的姑娘如此任性不害臊的?真真是气得臣妾脑仁儿疼。”说着还故作气恼的扶额,俨然一副又气又无奈的样子。

康熙见她这样倒是笑了起来,“这算什么?咱们满人家的姑奶奶个个都比她任性大胆呢,你们这样的书香世族规矩也太严苛了些,小姑娘家有些脾性是好事,省得将来到了婆家受欺负。”

“皇上所言甚是,这个妹妹打小算是臣妾带着长大的,虽说规矩摆在那儿,但臣妾终究还是舍不得委屈了她,这些年来也都不过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谁想纵得她如此……”林诗语状似无奈的摇摇头,说道:“臣妾知晓秀女的婚事该是皇上做主的,只是臣妾……”

“朕明白你的意思,这也不是什么要紧的事,朕允你就是了。”

林诗语顿时大喜,“谢皇上恩典!”

“快起来罢。”康熙亲自拉了她起来,思忖道:“你这一说其实朕心里头倒是想起来一个人,不如你考虑考虑?若是觉得不合适也不打紧。”

脸上的笑顿时就这么僵住了,好悬没憋住想要拿鞋底子打人的冲动。

才说允了,这又有主意了?合着逗人玩儿呢?

“皇上且说说看是哪家的?”

原以为提的可能是什么满族大姓,却谁想竟是个绝对出乎意料的人。

“清河崔氏你应是也有所耳闻吧?”

林诗语愣住了。

这哪能没听说过呢?太有名了啊。

清河崔氏于汉末崛起于关东,是赫赫有名的望族,整个唐朝更是先后一共出了十二位宰相,鼎盛时期号称“门榜盛于天下,鼎族冠于海内”,其声望、权势、地位可想而知。

当然了,这世上无论是世家还是王朝,盛极必衰都是亘古不变的道理,清河崔氏自然也未能逃得过这个命运,到宋朝时已然逐渐落寞淡出于朝堂,之后更是一度销声匿迹没了什么动静,基本上除了读书人以外也鲜少有人还知道这个曾经显赫至极的名门望族了。

“皇上怎么会突然提起这个?难不成崔氏又出现了?”

康熙点点头,“前不久才结束的秋闱中出现了一崔氏年轻人,不过十六岁的年纪已是轻而易举拿下了解元。”

这是又有了入朝为官的心思啊。

林诗语思索道:“清河崔氏这样的名门望族纵是落寞了其底蕴也绝不可小觑,才学也好教养也好想来都是无需担心的,只一点……这样的家族恐怕规矩过于严苛,臣妾担心……若是嫁人之后处处被拘束被压抑的活着,那还有个什么乐趣呢?倒不如找个寒门子弟还要来得舒适些,总归咱们家也无需儿女联姻,名门望族也好寒门子弟也罢,臣妾只求妹妹能够过得舒服就好。”

“你这份心难得。”康熙感叹了一句,说道:“朕不过是听你说要比着你父亲来挑选,才冷不丁想到了这个年轻人,提起来叫你考虑考虑罢了,朕估摸着来年春闱他应是要参加的,届时可以叫你父亲仔细摸摸底儿再做决定也不迟。”

林诗语心里头其实不大愿意考虑这样的名门望族,但这位话说到这个份儿上,面子总还是要给的,是以便也就乖乖点头应了。

这时,外头却隐约传来些许动静。

康熙有些不悦的扬声问道:“何人在外喧哗?”

“皇上大喜!”李德全一脸喜色的走了进来,“翊坤宫派人来报,郭贵人有孕了!”

“恭喜皇上。”林诗语笑容满面的说道:“皇上刚好这会儿有空是否与臣妾一同去看看郭贵人?还有这赏赐……”

“按例赏下去即可,走罢,朕也是该亲自去瞧一眼。”

说是瞧一眼还当真就是只瞧了一眼,屁股都还没坐热呢。

不过这倒也能够理解,吴三桂虽死了,但他的“帝位”却由孙子继承了,朝廷趁着这会儿加大清缴力度才是正理,还远未到能够歇下来留恋后宫的时候。

林诗语倒是没急着走,总归也没什么事儿,索性就到宜嫔的寝宫坐了坐,刚好不多时佟芷兰也来了。

看见她林诗语就突然想了起来,“那个乌雅氏是不是也快生了?这段时日没闹出什么幺蛾子吧?”

“算着日子是差不多了。”想到那个贱人如今的狼狈模样,佟芷兰就不禁冷笑起来,“她倒是不想安分,可如今的情形还能由得了她吗?事到如今她唯一的指望也就只剩肚子里那个孩子了,却是全然不知皇上已然决定等孩子一生下来就抱到我的膝下……真是迫不及待想看看她到时候究竟是个什么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