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大典开始(第4/4页)

她微顿,在所有惊诧的目光中,平静地道:“皇上另有嘉奖。”

吴翰林:……

这是把他们当沙包了!

他险些一口血喷出来。

这可是在皇帝跟前,若是真被这些学子打败了,日后哪还有脸在朝中立足?

林水月这是要他们的命啊!

翰林院中的臣子,确实都是出身于科举,但这么多年来,享乐安逸,未必就比这些学子好上多少。

一众翰林臣子叫苦不迭,却又不敢反抗。

林水月既然敢拿出来说,那就代表着皇帝也同意了。

此时质疑林水月,那便是对自己毫无自信可言,还没比试就觉得会输给这些黄毛小儿。

这官,就更不用当了。

而在其他朝臣的眼里。

“王学士在前,策论大典在后,这……是要敲打翰林院了。”

“圣上的心思揣摩不透,此番临时对阵,不给翰林院留任何的退路,只怕少不得要变动一番。”

“林水月手段越发出于意料了,假以时日,只怕更加难对付。”

他们窃窃私语时,林水月已经退了下去,将大殿留给了那些跃跃欲试的学子。

这些学子当听到可以与一众翰林比拼时,皆是亢奋不已。

几大书院无一例外,其中徽明之人尤其兴奋。

几乎是在大典开始之后,就迫不及待地想往翰林院那边扑了。

那些个翰林此前还在太学院授课,哪知会有这么一日。

看着那些学子看他们的眼神,好似恶狗看见了肉包子似的,心头是阵阵发凉。

等到学子那边火速比出了结果后,他们就更绝望了。

选出来的人中,皆是各个书院的顶尖学子。

徽明四子,天启兄弟二人,菏泽头三名,连太学院择出来的,都是林淮尹这样的奇才。

两大女院因并未学过策论,此番没有参与其中。

不过林水月已经禀明圣上,打算在女院中设立科举课程,不日便要开始实施。

她们正是对这些内容最为好奇的时候,便也兴奋地等着结果。

除此外,还有那被林水月引荐进来的余夏。

此人未进书院,才学却并不输给任何一个学子,甚至有些见地,叫徽明齐铭晔都为之侧目。

待得第二轮比试开始,殿中顿时热闹非常。

“徽明不愧是徽明,徐子乔为首,第一时间就击败了周大人!”

“太学院也不差,这边好几个翰林都曾为他们授课过,知己知彼,加上将昔日恩师当做对手,这可实在是刺激,好多人都发挥超常。”

“比起来,天启那边就慢多了。”

其实结果之上,远没有许多人想象的那么好。

翰林学士在刚开始听到这个规则的时候确实心慌意乱,沉静下来后,发挥倒也不错。

且他们多半的年纪都比这些学子大上许多,所读诗书甚广,又在朝堂上磨砺许久。

待得心态稳定下来,便让许多学子受了挫。

其中之最,当属太学院。

太学院的学子确实是对翰林院很了解,但同样的,翰林院的臣子也了解他们。

短暂失利后,再调整过来,许多人被问得哑口无言。

第二轮选出的人中,很快就有一大半败下阵来。

按照规则,哪怕输了一轮,也可以继续同他人比试。

但文章不比其他,在此道上受挫,一时难以建立信心,越比,则状态越差。

很快,就连众人报以最大希望的徽明书院,都只剩下了两个人在坚持。

这二人,一个便是徽明头名徐子乔,另一人,则是齐铭晔。

“往常只听得齐铭晔处事八面玲珑,不想今日才知,他才学出众,且思维敏捷,瞧着竟同余夏不分高低。”

没错,此时比试已到了最末尾,场中就只剩下了三个人。

除徽明二人外,还有个余夏。

余夏前面已经输过两轮,这次对上吴翰林,却也败下阵来。

他盯着吴翰林那张脸,许久都未回过神来。

吴翰林是潇湘苑的常客,他在院里时,没少见过对方。

原以为只是个不务正业之人,不想吴翰林见地深远,提出的问题更是一针见血,叫他难以招架。

余夏恍惚时,徐子乔那边也停下来了。

他们同时对阵结束,也成为了今次同所有翰林比试过的唯二两人。

余夏输了五场,而徐子乔……只输了一场。

“我认输。”齐铭晔笑着举手道。

余夏眼眸闪烁,齐铭晔输了两场,不一样的是,他还差一人没有比试。

便是吴翰林。

此时他举起手,显然是放弃了同吴翰林比试,便是负三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