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7章 京师风云(第2/2页)

说这话的是一个叫鲍仲炬的老秀才,身形削瘦,白面长须,一副被酒色掏空了身子的模样,鼓楼这边没有人不认识他,当着面儿叫他一声“鲍三爷”,背地里无不嘲笑他“眠花卧柳、狎妓饮酒”,把好端端一个殷实人家搞成了家徒四壁。

不过,别看他如今是个穷酸老秀才,但鲍三爷有学识,还常在烟花柳巷里行走,酒色朋友多,消息广,常常知道许多普通百姓打听不来的消息,故而他还是很得人喜欢,不少人喜欢围在他身边听他吹牛。

鲍三爷很享受这种崇拜的目光,摇着一把折扇,懒洋洋地笑道:

“道听途说而来的闲话,做不得真,做不得真,你们别问了,我可不敢乱说。”

人的好奇心,就是这么被吊起来的,

鲍三爷越是一副讳莫如深的样子,众人越是恨不能扒开他的嘴听真相。

“快说啊,三爷。”

“说,今儿茶钱,我给三爷结了。”

“德性,三爷是缺一碗茶钱的人吗?对面王氏的卤猪耳朵和青梅酒还不快弄些来,给我们三爷吃着?”

这时,就有人说:“王氏歇业了。十天。”

鲍三爷打量着众人,摆摆手,“吃喝就不必了。咱哥几个就摆几句闲话,你们听了就当耳边吹过的一股风,风吹过去了,就忘了。”

“是是是,明白,明白,达官贵人的事情,你我哪里敢胡乱嚼舌,有几颗脑袋够砍的?”

鲍三爷笑了声,朝众人招招手,示意他们凑近,这才低着头,幽幽凉凉地说道:

“这个宋大姑娘明光郡主,不是妖,也是鬼。总归是个邪物就是了。”

众人齐齐抬头看着他。

鲍三爷扫视众人,声音压得更低。

“宋大姑娘,就是借尸还魂的时雍。”

时雍两字入耳,四周突然寂静。

女魔头时雍?

死在诏狱的时雍?

一阵惊悚的酥麻感从脊背蹿起。

众人面面相觑了片刻,终于,有人质疑。

“世上真有死而复生的事情?”

鲍三爷轻哼一声,说得意味深长。

“三生崖上,有楚王认人在先,宋阿拾亲口承认在后。你说是真是假?”

……

得知阿拾今儿抵京,宋家院子洒扫庭除,上上下下齐动手,院落里外整洁得一丝灰尘都寻不见,按王氏的说话,在地上打个滚儿起来还得干干净净才行。

王氏灶上生着火炖汤备菜,还时不时跑到院子里指挥洒扫,两条腿就像装了发条似的,亢奋、激动,忙个不停。

但凡是要看到哪个偷懒,保准要被数落一通。

骂人的高兴,挨骂的人也喜气洋洋。

“大娘,莲子要去皮么?大姑娘还没到呢,这会备着会不会早了些?”

“让你去你就去,阿拾进门就要吃的,你不去它的皮,我就去了你的皮。”

“娘,粉蒸肋排备好了。”

“先放着,等得了信儿再上锅蒸……”

王氏的声音还没有落下,就听到予安的声音从外面传进来。

“大娘大娘,回来了,回来了。我见着几匹马往咱们这边过来,想来是侯爷和郡主到了。”

王氏一听,笑逐颜开的脸登时慌张起来。

一边摸头上的乱发,一边解围裙,一边急匆匆地往外走。

“几匹马,几个人?”

“两匹马,四个人。”

“四个?那定然是阿拾了。”

王氏领着宋香宋鸿几个飞快地从院子里走了出来,恰好在饭馆门口迎上从马上跃下的朱九和许煜。

还有两个被他们带回来的小姑娘,一个是春秀,一个是子柔。

王氏一愣:“怎么是你们?朱九爷,阿拾呢?侯爷呢?”

朱九知道他们担忧,赶紧将书信奉上,笑吟吟地看着王氏。

“大娘,这是郡主给您的信。侯爷和郡主一路上舟车劳顿,队伍里还有诚国公府的怀胎娇客,着实不敢走得太快,今夜赶不回京了。恰好路过庆寿寺,侯爷和郡主决定去拜访觉远大师,暂居一夜,明日返京。郡主说,让大娘您甭要惦记,把好吃的准备好就行了。”

王氏听得眼圈都红了,啐怪一声,将信牢牢抓在手里。

“晓得老娘不识字,还给我写劳什子的信。晓得庆寿寺不是个好地方,晦气得很,还去投宿,这杀千万的当真是不长记性!”

……